投稿|电视看收视率,OTT大屏看什么?( 三 )


OTT大屏的“收视率”,大概会怎么看?那么,“新收视率”体系大概会如何统计?在罗超频道看来,其中关键在于:科学化数据校准 。准确的数据,再加上科学的评价体系,贴合OTT大屏的营销逻辑和用户的内容消费场景,形成OTT大屏专属的“新收视率体系”,科学体现出不同OTT平台的营销价值 。那么,这套“新收视率”主要会看些什么呢?

  • 看联网,摸清真实存量 。
联网设备才是真正有效的“活”设备,广告主要优先关注“联网率”而不是”激活量”,不投“死设备” 。
投稿|电视看收视率,OTT大屏看什么?
文章图片

激活设备不等于有效设备 。有的厂商给出的激活设备数据,说的是累积激活,也就是历史时期所有被用户买回家“用过”(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已不再用)的设备,很多设备可能已沉睡甚至报废 。行业数据显示智能电视换机频率平均在5年,2016年前的电视已在逐渐淡出市场,成为不可投放设备,从“已激活”变为“死设备”,这些躺尸设备依然被统计到“激活设备”中显然很不合理 。广告主看OTT大屏存量大盘,更要关注“存量激活”,也就是此时此刻依然在网络中的设备,如同看移动互联网平台要看“活跃用户”而不看“注册用户”或者“下载用户”一样 。
  • 看活跃,摸清有效大盘 。
活跃的设备才是真正的“热设备”,关注“活跃度”,不投“冷设备” 。
即便是现在联网的设备,也不一定是真正活跃的设备,比如最近一年新买的电视可能因无人居住、用户不爱看等原因而“长期关机”成为“冷设备” 。虽然联网了,却没人用,同样是不可投放设备,这样的设备应该从OTT大屏大盘中被剔除 。对品牌真正有价值的是已联网且活跃的“热设备”,品牌要在联网数据基础上,关注最新的日活/月活数据 。
一个智能电视从出厂到投放的转化漏斗出现了:出货量(买了)-激活量(至少用了一次)-联网率(依然在网随时可看)-活跃量(真正在被使用) 。出货量或者激活量,距离真实的可投放设备差得很远 。因此,OTT平台应该要晒出活跃设备数据,这才是真正的可投放资源 。
  • 看用户,摸清目标客群 。
品牌投放的是设备,要影响的却是用户,但A用户不等于B用户,用户结构跟用户本身一样重要 。 
正如前文所言,品牌青睐OTT大屏的一个原因,是因其可以触达年轻、多金的用户,特别是家庭用户 。在家庭消费场景,亲子、母婴、宠物、汽车、房产、快消、健康、文旅、奢侈品诸多热门品类都很有消费潜力 。品牌要有效地挖掘这样的潜力,就要洞察OTT平台用户群,乃至准确洞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用户的需求 。
传统收视率评价体系将用户一视同仁,不同城市的收视率这样的数据,给到广告主的指引也是粗粒度的 。而基于互联网的OTT大屏则更加清楚自己的用户结构,如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这些用户层数据对品牌有着很强的参考价值,品牌在筛选OTT大屏时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