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巨潮WAVE,作者| 荆玉
来自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云计算增长势头强劲,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规模增长45%,总计达到274亿美元 。且未来5年仍将保持25%的年复合增速 。
正常来说,在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里,头部玩家和腰部、尾部玩家应该雨露均沾、共享行业红利 。甚至中小企业往往比大企业更灵活、更加具有弹性和爆发力,但在公有云赛道上却并非如此 。
从已上市企业的股价表现来看,在整个行业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中小云厂商却已经是一片哀鸿遍野 。
优刻得2020年1月上市首日开盘价达到72元,较发行价33.23元大涨116.67%,当前的股价仅剩19.29元/股;另一家科创板上市的云厂商青云科技发行价格为63.7元/股,上市后很快就跌破了发行价,当前股价仅有43.46元/股 。且两家企业均在近期宣布了股东减持的计划 。
美股上市的金山云股价最高峰曾达到74美元/股,现在股价为6.34美金/股,仅剩不到1/10 。据媒体财联社报道,金山云在去年年底开启了一轮裁员,涉及到市场、法务、医疗、数字健康、智慧交通等多个部门 。
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文章图片

能达到上市体量的企业,大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体量和行业竞争力 。但这些实力玩家为何在云计算行业一片欣欣向荣时陷入困顿?
究其原因,巨潮看到云计算行业如今已经卷得相当严重——大大小小的玩家忍受亏损“烧钱换市场”,价格战无休无止 。在巨头的价格战、资源战和生态战中,中小云服务厂商受到挤压、市场空间愈发逼仄,只能辗转腾挪,另寻出路 。
01、无休止的降价亏损已经是IaaS赛道内玩家的常态 。
由于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产品难以形成差异化,价格成为客户选择厂商的主要考虑因素 。为占领市场、压制对手,在云计算为数不长的发展历史上,降价已经成为云厂商的常规操作 。
全球行业老大亚马逊AWS在过去多年间降价近百次,其CFO曾在2016年公开表示“降价是我们的核心策略,我们认为降价是件很平常的事” 。
同样的做法也延续到了国内 。光大证券的研报指出,国内行业老大阿里云在2014-2020年每年都有降价举措,其中2016年更是进行过18轮降价 。2016、2017年国内甚至出现过中国移动一元中标温州政务云平台项目、腾讯云一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项目的事件 。
面对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户的独立云厂商普遍不得不选择跟随,但随之而来的代价也十分惨痛 。
以优刻得为例,招股书显示,其五款核心产品机柜托管、UNet(按带宽计费)、U(D)DB数据库、云分发(按带宽计费),2020年相比2018年平均单价的年均复合变动率分别为-19.63%、-3.80%、-18.85%、-2.15%、-25.67% 。受此影响,优刻得的毛利率不断下滑,从2018年的接近40%下滑至不到5%,亏损金额也逐年扩大 。
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