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黑天鹅”之下,POCT赛道杀出“黑马”( 二 )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
3月22日 , 国家医药局发布《通知》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及相应检测项目临时性纳入本省份基本医保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 预示着在新冠肺炎瞬息变化的当下仅靠集采核酸检测模式已远远不够 , 居家自测或将成为核酸检测的补充部分 。
居家自测核酸已非新鲜事 , 一位新加坡朋友向钛媒体App表示:“一般情况下是先居家检测是否有症状 , 然后自行吃药治疗 , 没有好转的话必须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
目前获批的19家上市企业 , 大部分已斩获了海外上市资质 , 并获得到海外生产订单、销售推广 。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 , 2021年中国累计向海外出口668.93亿元金额的新冠检测试剂盒 , 2021年12月全国新冠试剂出口单月超100亿元 , 海外市场已然成为新冠检测试剂企业不可或缺的战场 。
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政策的推动、海外采购订单的诱惑、千亿市场规模的预测 , 一切都是那么诱人 , 后来者能否也在千亿市场之中分的一杯羹?
后来者必须跑赢“窗口期”初步格局已然形成 , 头部企业具有先发优势 , 后来者必须跑赢“窗口期”才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
疫情爆发后 , 一些研究所和基因公司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就研发出来了试剂盒 , 可见其门槛并不是很高 。
“抗原检测产品的技术门槛其实并不高 , 未来产品也将越来越趋于普遍性 ,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集采 , 价格上悬殊并不会很大 , 所以短期内想吃到“红利”的关键点在于注册审批的速度和产品供应能力 。”一位从事抗原检测试剂的贸易商也对钛媒体App表示 。
据悉 , 广东、浙江、鲁晋联盟(山东省与山西省组成药品带量采购联盟)、河南、湖北、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市陆续启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集采工作 。
集采价格从市场零售价的30元左右下调整至10元以内 。比如 , 万孚生物以9.8元/人份中选广东、河南两地 , 华大基因、万泰生物、明德生物、东方生物、博奥赛生物以8.3元/人份中标鲁晋联盟 。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价格走势像极了疫情初期的“口罩效应” , 起初单只口罩批发价格为1元 , 后来随着产能提成 , 价格下降至每只几毛 , 到现在 , 批发价已低至几分钱 。抗原检测试剂的命运亦是如此 , 随着获批企业的增加 , 市场竞争的加剧 , 价格继续下调是必然趋势 。
尽管如此 , 后来者依旧持续涌入此赛道 。
“都在全力以赴为早日拿证奔忙 , 目前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是先认可海外临床数据后办证 , 后面再补充国内临床试验 。”尚未拿证的某上市公司有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透露:“对于公司来说 , 这是一次机会 , 之前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只能远销国外 , 而现在有机会在国内销售了 。”
此前受国内政策限制 , 抗原检测的主要市场在海外 。公开资料显示 , 目前 , 浙江省已有100家企业的近500个新冠检测产品获得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上市 , 如艾康生物(ACON)、九安医疗(iHealth)、奥泰生物(Alltest)、莱和生物(LYHER)、睿丽科技(Realy Tech) 。
“从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 , 涉及到新冠产品的注册都不简单 , 资料申报可能会很麻烦 。但不管怎样 , 国内政策还是放开了 , 而且今后的疫情还不明朗 , 所以公司抗原试剂在国内的注册申请 , 还是得往前推 。”某新冠检测企业负责人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