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 二 )


“富二代”LINE FRIENDS如果说泡泡玛特是平民孩子出身,那LINE FRIENDS完全称得上是“富二代” 。当王宁为了寻找合作的IP而奔波之时,LINE FRIENDS已经拥有了一批属于自己的IP形象与忠实粉丝,这一切都和LINE这款应用密不可分 。
LINE在国内几乎已被完全遗忘,尤其是对2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自从真正使用手机后就没有接触过LINE这款应用 。
2011年6月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日本子公司正式推出了LINE这款即时通讯软件,和微信一样,顺应了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LINE也获得高速发展,迅速积累了海量用户 。
2012年年底,LINE与国内企业合作推出了中文版应用“连我”,那个时候微信还没有在这个领域让竞争对手绝望,所以这款功能相近且有着“洋血统”的应用,也俘获了不少国内用户的心 。
LINE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表情包 。
日本的动漫相关产业极其发达,他们最早研究使用网络化的“表情图案”,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大量的Emoji表情,LINE则率先将通过“表情”来沟通的模式带入到移动时代 。LINE具有丰富的付费表情包,在2016年第一季度LINE中可供下截的表情包已经高达25.9万套,与之相比,当时微信的表情系统只能说是小儿科 。付费表情系统为LINE创造了惊人的营收额,也捧红了LINE FRIENDS这一批IP形象 。
2014年LINE在中国遭受打击,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连我”应用退出了中国市场,国内死忠用户只能通过VPN等方式继续使用,实用性与便利性不复存在,用户迅速流失 。
LINE于2016年在纽交所上市 。2015年全年LINE付费贴图业务实现了2.76亿美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基于LINE FRIENDS这些形象制作的游戏更是创造了约40%的收入 。
截至上周,LINE的总市值约为126亿美元,布朗熊等IP始终是支撑LINE发展的重要力量 。LINE虽然远不如微信的体量,但也拥有稳定的用户与市场,在日韩等区域业务仍旧红红火火,LINE FRIENDS的小日子也很滋润 。
那为何LINE FRIENDS在中国“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以至于要彻底放弃线下市场?要知道,哪怕这两年线下商业受疫情冲击很大,可其仍旧是“兵家必争之地”,泡泡玛特约有一半营收来自于线下各类店面 。
在国内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步点在潮玩领域,IP格外受重视 。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IP被赋予各种丰富的内涵,不再是知识产权的单纯简写,而是在承载形象、表达故事和彰显情感的文化生产过程中,成为一种经过市场验证的情感载体,成为一种有故事内容的人格权 。
而在营销领域,大家更倾向于将IP描述为那些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内容,并能为持有人带来长久稳定收益的载体 。

  • LINE FRIENDS IP没有过时
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
文章图片

向勇等学者认为,明星IP包含五项基本要素,各要素符合一种由内到外层层包裹的洋葱型结构
学者陈少峰曾针对潮玩IP总结道:“许多潮玩的形象IP并非脱胎于某个经典影视或卡通作品,这种‘空白属性’让年轻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认知、想象和精神需求投射到玩具身上,找到情感共鸣 。”
包括泡泡玛特在内的很多潮玩IP形象确实如此,但当同类的IP极大丰富时,缺乏内容支撑且没有曝光与推广的IP就很容易被淹没乃至后续发展乏力 。而LINE FRIENDS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它一直很重视打造内容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