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 四 )


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
文章图片

在成都店闭店前不久,LINE FRIENDS宣布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

  • 高峰难再
从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上来说,至少在目前LINE FRIENDS的一众IP仍旧处于市场第一梯队之中,这也是其官网宣称“作为‘全球创意工作室’拓展卡通形象IP无限可能性”的底气所在 。
但目标决定高度,“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LINE FRIENDS希望做个安稳的“包租公”,风险小收益稳 。 然而如同赛跑一样,竞争对手拼尽全力,放缓脚步者理所当然会被超越进而被越甩越远 。快速发展的潮玩市场吸引了太多的参与者,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始终不急不慢的LINE FRIENDS影响力还能保持多久?而一旦其IP的吸引力式微,安稳的“包租公”还能当多久?
在消费品领域,有不少韩货、日货品牌在本国一直发展很好,引进中国后也曾风靡一时,但高开低走,最终在大陆市场只能算是保留一定的存在感,像东芝电视、三星手机等都是如此 。看上去LINE FRIENDS很有可能也要走上这条路,或许,这也算是日韩品牌国际化征程中的一种常见情形?
结语对风起云涌的国内潮玩市场来说,LINE FRIENDS线下闭店并不会掀起太多风浪,泡泡玛特们一定会迅速补上空出的线下份额 。
商战之中潮起潮落,城头变幻大王旗,乃是正常态势 。不过在文化产业领域里,现在对IP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IP本义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文化资产的主要形式,在美国文化产业更是被称为版权产业,文产从业者重视IP当然是件好事,但相关各方在对IP内涵的理解以及对IP的运营等诸多环节,仍旧存在很多不足 。
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
文章图片

在很多省市推出的十四五文旅规划中,很容易发现IP的身影
从这个层面上看,LINE FRIENDS的兴起以及在国内的闭店,能给我们文产从业者另一些启示 。
喊口号容易,建IP很难 。IP的打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还需要有合适的机遇,IP要想形成“新品—新经典—老经典”的合理演进与转换,成为一个明星IP,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竞争与考验无处不在,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
【投稿|“布朗熊”关店背后,看尽潮玩IP的建设之路】参考文献:
  • 向勇、白晓晴:《新常态下文化产业IP开发的受众定位和价值演进》
  • 锐裘:《LINE FRIENDS中国内地最后一家门店关闭,布朗熊的IP价值还能走多远?》
  • 焦焦:《泡泡玛特,内容饥渴》
  • 陈斯:《“布朗熊”关店,再见不是再也不见》
  • 腾讯科技:《LINE上市:一场迟到、勇敢又无奈的IPO》
  • 腾讯媒体研究院:《2011-2021中国内容营销十年趋势报告》解读
  • 陈奇佳、肖远:《论“IP+”产业的集群化——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