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二 )


潮汐提供的数据显示,其用户已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其中60%为国内用户,主要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受教育程度高、可支配收入较高、重视精神需求的人群 。他们的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以工作白领和青少年为主,其中超过65% 用户为女性用户 。
这样的一个用户画像,基本上也勾勒出了参与冥想的人群的基本特征 。
潮汐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主要是会员服务,但免费内容也不少——这是其下载量和活跃用户远超NOW冥想的重要原因 。至今,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暂未获知 。
相对来说,在同质内容之外,NOW冥想采用会员制模式,涵盖瑜伽+冥想+拓展训练的课程年会员价为298元(原价1124元),可以浏览瑜伽、冥想等专业学习课程,面向更小众的实际适用人群 。
新用户下载APP后即被要求进行自我心理“体检”,然后它会据此提供一份学习计划,按功能划分的课程有缓解焦虑类、提高专注类和改善睡眠类等,按难易划分为7天基础到21天进阶 。
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文章图片

NOW冥想的介绍页面
NOW冥想与众多专业老师签署合作协议,主要面向有切实心理需求的高净值用户,并与华为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习惯,强化用户粘性和付费会员转化率 。
2018年,NOW冥想开始实现小额盈利,目前收入结构中会员费用占比约60%,课程和训练营付费收入占比约40% 。
以潮汐、NOW冥想为代表,冥想正在从民间爱好转向商业化,机构出现、用户下沉 。可以预见的是,其产品种类和运营模式会越来越多 。
02 复制硅谷?

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接受这个新鲜事物并不容易 。
“冥想”(Meditation)或者说“正念”(mindfulness)最初的来源是东方,尤其是佛教禅定,经过1970年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试验,从生理学上解释了它对人类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1979年,分子生物学博士卡巴金(JonKabat-Zinn)成立了减压诊所(StressReduction Clinic),并发展出了正念减压体系(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 MBSR) 。
此后,它的效果被不断印证,在得到诸如乔布斯、比尔·盖茨等名人的背书和加持后,被更多人接受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代,甚至成为了不少硅谷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每天10分到30分钟 。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如今北美冥想市场规模已经饱和,预计2022年超过20亿美元市场规模,统计显示单纯冥想类应用程序就超过1,000款,形成了Calm、Yoga Go、Headspace等头部产品 。
投稿|焦虑打工人,靠冥想能解脱?
文章图片

海外冥想应用“Clam”页面
这其中,最为成功的Calm拥有上亿用户,它向会员提供呼吸练习、每日冥想、多日计划以及无指导和有指导的冥想课程等,终身会员费299美元 。2019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它依然还在成长,并且试图改头换面进入中国市场 。
Headspace基本上与calm同时 。创始人Andy Puddicombe 22岁时前往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座寺院出家,数年后他重返伦敦并与合伙人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开始组织各种正念讲座 。
2012年该公司推出Headspace 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订阅内容和基础、进阶课程 。通过游戏化的设置,用户被鼓励完成一项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