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二 )


与此同时,  作为付费内容最主要的组成部分,PGC和PUGC也是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平台的订阅收入占比从47.2%持续增加到了51.1% 。
因此对于平台来说,扩大PGC和PUGC的内容投入也就成了持续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 。
然而,虽然平台与内容创作者的利润分配以收入分成为主,但某些情况下,平台仍然需要向版权方支付版权许可费 。
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截止2021年,平台已有440万活跃内容创作者 ,并已与160家头部出版社和140多家头部网络文学平台建立业务合作 。
所以从2019年到2021年,收入分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就分别为33.3%、31.7%及27.3% 。版权许可费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达到6.2%、6.3%及5.7% 。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当然,内容投入是一个必然事情,有投入才会有收入 。  只是对于喜马拉雅来说,更重要问题还在于,受用户规模和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音频类订阅数量始终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音频平台,一般专辑能卖出10万份就已经算是超级爆款,销量达到百万份专辑则根本没有 。这也就是说,重金投入的PGC和PUGC内容,很难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
为此,喜马拉雅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用户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并从2021年开始针对新用户,特别是三线以下用户推出了“春运一路上解闷,就听喜马拉雅”、“母亲节—喜妈freeday,自在做自己”和“科幻季”等一系列活动 。
增加用户获取的同时,喜马拉雅也在推广付费点播内容方面持续发力,例如为内容创作者提供新培养计划的“喜播” 。
经过这一系列的投入,喜马拉雅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0年的17.07亿增加至2021年的26.3亿,同比增加54.1% 。但同时,总平均月活跃用户也从2020年的2.15亿增长至2.67亿 。
只是这个数字,对于想要通过扩大用户规模达到收入增长的初衷来说,显然还远远不够 。
02、敌人来自四面八方在线音频领域,喜马拉雅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共花费17441亿分钟收听音频内容,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68.3% 。
但在全媒体时代,喜马拉雅的敌人显然也早已不局限在在线音频领域了 。更甚至于,它可能面临着来自短视频与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双重挤压 。
与国外媒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内媒体从图文到视频的过度非常短暂,这导致位属图文和视频中间的音频内容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用户习惯和内容生态 。
而在短视频平台起来之后,其比起音频内容平台又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比如在直播方面,短视频平台的直播有更丰富、更沉浸式的视听体验 。甚至于视频直播关掉视频之后,就能完成和音频平台一样的功能 。
更重要的是,与音频内容相比,短视频平台无论流量还是变现能力上都具有更多的优势 。这也导致许多音频平台的优质内容创作者转而投向了短视频平台 。
如今,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音频直播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内容形式之一 。
投稿|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文章图片

 语音直播间,依次是快手、抖音、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