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微创医疗“裂变”( 二 )


某种程度上,这三大业务的盈利能力,也代表着微创医疗的盈利能力 。
可惜,至少到目前为止,骨科医疗器械、心律管理业务仍增收不增利 。2019年-2021年,两业务亏损合计分别达到了1.18亿美元、1.87亿美元 。
心血管介入产品虽然一直承担着“奶妈”的角色,近些年因疫情和冠脉支架集采的缘故,营收和利润净额均有所下滑,营收从2019年的2.65亿美元下降到了2021年的1.35亿美元,利润净额从1.11亿美元,下降到了942.5万美元 。
据了解,2020年11月,微创医疗、乐普医疗、美敦力等8家公司的冠脉支架产品正式中选集采,均价从约1.3万元降至约700元,相较2019年平均降幅93% 。
受集采降价影响,微创医疗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71.13%降到了2021年的63.16% 。
投稿|微创医疗“裂变”
文章图片

微创医疗的第四大营收来源为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扮演着另一“奶妈”角色,并逐渐后来居上,近两年利润净额分别为3076.6万美元、4775.5万美元,为最赚钱的业务 。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足之外,微创医疗的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也在与日俱增,2021年占营收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8%、38%、32% 。
有意思的是,微创医疗的营收虽从未超60亿元,净利润没到过4个亿,但其在资本市场的拥趸却不在少数,2021年的股价一度超72港元,市值超1300亿港元 。
投稿|微创医疗“裂变”
文章图片

反差如此之大,投资者图什么?
02、“微创系”的诞生对此,常兆华曾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做过解释 。在他看来,要理解微创医疗的股价逻辑,就要理解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
所谓“独特的商业模式”指的便是微创医疗“生产上市公司”的模式,即一边拓展新业务,成立子公司,一边引进各路投资者一起“养”,再拆分出来上市 。
这样的商业模式得以形成的原因便在于,一来,微创医疗从事的这门生意需要大量的投入,单靠自己显然钱不够;二来,这是一门能“讲出好听的故事”的生意,比较容易融资 。
微创医疗生产的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微创伤医疗技术,即通过在皮肤上的一个微小切口,在影像引导下,将治疗器材输送到体内病灶区进行医治,甚至将病灶彻底消除的技术 。
在其初成立的上世纪末和21世纪初,该技术在欧美国家已占到手术总量的8成以上,但在我国,不仅能做这种手术的医生少,器材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
常兆华便是在这个时候回国创业,开始从事该方面的研发 。
而一款创新医疗器械,从立项到临床试验、审批上市,往往需5-10年,所花费用多到难以想象 。
这点也能从微创医疗的研发费用上可见一二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8.99亿元,是2008年的32倍多 。
更何况,公司并不局限于单一业务,已经从最初的心血管介入产品,拓展至骨科医疗器械、心律管理、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外科医疗器械等业务 。
投稿|微创医疗“裂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