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健康夜话|读懂人心的“突破口”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衣着得体,脸色红润,发育良好,只见她一只手按着腹部,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
这是一位中学女生,因腹痛先后多处求诊,两个多月没能好转 。陪同的母亲同样打扮入时,可见她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很好 。
通过观察,我发现患者的表现与她的病情并不匹配 。如果真的腹痛了两个多月,她的脸色不可能那么红润 。
我让她在旁边先休息一会,先处理其他患者的问题,同时继续观察她的表现 。她很快开始玩手机游戏,还玩得很开心,脸上一点痛苦的表情都没有了 。
开始跟这女生沟通了 。我先是仔细询问她的病史与患病经过,但她不肯多说话,语气和眼神中有居高临下的意思 。我了解到她在一所国际学校读书,便尝试用英语跟她沟通 。几句话下来,她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眼神里也有了信任,还来一句:“嘿,你英文这么好!”我们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了,接下来她告诉我,发病前她曾与同学闹矛盾 。
果然,如同我的猜测!女孩的腹痛其实只是缘于心情的不快 。腹痛背后的故事,终于找到了 。
医生|健康夜话|读懂人心的“突破口”
文章图片

询问病史时,你会不会也这样问患者:“你几岁了?”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问题,但却在我们这儿引发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
患者是一位长年生活在北方的老先生 。当医生问了这个问题后,他看了看医生,轻轻地答道:“我才3岁 。”
医生很惊讶,又追问了一句 。没想到,这位老先生闭上眼,不再回答医生的任何问题 。
双方僵持了一会,医生很无奈,只好回到办公室,与同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当时,大家都很困惑 。
之后我来到老先生床边,看他浑身透着书卷气,猜他一定读过很多书,估计也是个“倔老头” 。对于这样的老人,我决定先用称赞来拉近距离:“您好有气质,一定是位教授或是研究工作者吧?”基本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又跟他聊了一些家常 。
初步交流下来,气氛不错,我开始把话题转移到医疗上来,顺势介绍了自己:“我也是这里的医生 。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多多指教 。”
老先生略微思索了一会,复述了一遍事情经过 。
原来,“你几岁了”,区区四个字,却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对年长者的称呼得用“您”;第二,问年长者的年龄时应该问“多大了” 。按照我们本地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用语,很多人并不十分明白“几岁了”和“多大了”的区别,而老先生对这一点很在意 。
找到原因,这个“危机”就很迅速地化解了 。
没人会轻易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一剖析给别人看,“人心”是一本最难读的书 。患者更是这样,患病的特殊性让他们更不愿意轻易吐露心声 。
【医生|健康夜话|读懂人心的“突破口”】走近他们,耐心观察,是一切诊疗的起点 。患者的说话方式、说的内容,以及他的一些神态、动作等,都能反映其个性特点,折射其情绪和思想,暗示其心理状况 。
仔细观察,可以为医患之间顺利交流找到“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真正交心,所谓忘年之交就是这么来的 。
作者:宁波市第一医院 宗建平
来源:《叙事医学》
策划:谭嘉 余运西
主播:栾兆琳
编辑:陆奕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