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尼克斯|如果可以这样死去,死亡也许没那么可怕
我们如何理解与面对死亡?又如何与即将离世的亲人告别?这些是每个人必将面临的问题 , 也是我们常常难以直面与探讨的话题 。尽管有越来越多有关死亡教育的书籍面世 , 但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 , “安宁疗护”“姑息医疗”等专业医学词汇依旧是相对陌生的概念 。
《好好告别》的作者凯瑟琳·曼尼克斯长期从事临终关怀与姑息医疗工作 。1993年 , 她开创了英国专为临终患者提供助死服务的认知行为治疗诊所 。在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 , 她帮助了上千患者与家属面对与接受死亡 。在她看来 , 正常情况下 , 死亡与出生很像 , 过程可以预测 , 既不惊悚 , 也不痛苦 。反而是人们过度依赖医疗技术来延缓死亡的心态 , 使得许多临终之人面临“治疗到死”的痛苦境况 。
在这本书里 , 曼尼克斯总结了4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 为我们带来不同面向的临终故事 。这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大多没有悲戚 , 却充满着关怀与希望 。正如她在书里所言 , “死属于生命 , 就如生也属于生命” 。
文章图片
电影《比海更深》剧照 。
路易莎在临终安养院安顿了下来 , 同意让一位精神科医生前来探视 , 彭妮为此感到很高兴 。找精神科医生是因为路易莎开始治疗抑郁症 , 治疗方法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CBT)和药物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型的“谈话疗法”;药物令路易莎昏昏欲睡 , 所以她拒绝继续服用 。认知行为疗法挑战她的绝望情绪 , 并鼓励她进行一些小小的测试 , 以检查她的无助感是否事出有因 。路易莎小心翼翼地重新开始进行日常活动:她同意让临终安养院的一位志愿者给她修指甲 , 色泽明亮的指甲油恢复了双手的观感 , 她很喜欢;她请理发师重新给发根上色 , 还让彭妮带来化妆包 , 甚至要求把她连人带床推到花园去看鸟 , 她在那儿闻到了油炸香蕉片的香味 , 听到从另一间卧室飘来的尼日利亚音乐 , 发现米莉也在临终安养院 。
路易莎要去看望米莉 , 这让米莉很开心 。因为放疗没有很好地缓解髋部疼痛 , 米莉被转到了临终安养院做疼痛治疗 。她一个人住一间病房 , 感到很孤独 。护士把路易莎连人带床推过来 , 两人谈论食谱、医院和临终安养院的异同、逛商店时髋部骨折摔倒在地的情形、彭妮的婚礼、路易莎为不能参加女儿婚礼而感到的悲伤 。这时 , 米莉有了一个想法 。
“你离开医院的第二天 , 一位年轻医生来看我 , 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一个试验 。他问我是否愿意安装新的髋关节 , 帮我消除疼痛 。我觉得自己太老了 , 便说‘谢谢 , 不用了’ 。他告诉我 , 他的研究团队在研究植入新的髋关节是不是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你不如看看这对你是否有用?那个病房的姑娘们正使用新的臀部走路呢 。如果可以走路 , 你就可以和你的漂亮女儿一起轻松地走过教堂过道……”
米莉为骨科的临床试验做了出色的公关工作 。第二天 , 路易莎兴奋地问护士 , 她是否可以做髋关节手术 。领导安排我询问骨科团队的意见 , 因为那时路易莎的情绪太低落 , 无法参与这个试验 , 所以他们当时没有邀请路易莎参加 。但在了解到她热切希望参与试验后不到一小时 , 研究组的一位护士和医生就与我们会合了 。入住临终安养院还不到三个星期 , 路易莎又回到了医院做手术 。虽然这场手术是一种冒险 , 但头发整洁、指甲闪亮的她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 这多亏了认知行为疗法让她重新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
推荐阅读
- 卡尔曼综合征|男,23岁,不长胡子和腋毛,自幼蛋小如花生丨卡尔曼综合征
- 月经|医生告诉你,曼月乐环是月经期上的
- 马丁·塞利格曼|在游戏里骗小朋友的人渣,毁掉的不只是孩子的账号,更是他们的信心
- 戴奥特曼|戴奥特曼面具卖樱桃男孩:最大的愿望是能把面具底下的疤痕祛除
- 凯瑟琳·希尔|独家|专家质疑法国“解封”为时过早:这件事,政府早就该做却始终未做
- 曼玉|33岁女子,跳广场舞后,晕倒离世,医生惋惜:两件事害了她
- 奥特曼|4岁儿子被“骗”上手术台,妈妈说:奥特曼能量会帮你战胜坏蛋
- 西奥多·弗里德曼|为什么睡够8小时还是困?老是感觉很累,赶紧自查有没这几种病
- 阿尔伯特·霍夫曼|“药神”诺华156年:致幻剂、DDT、青蒿素的争议与荣誉
- 曼陀罗|大学生为祛痘吃了它,直接住进ICU,医生:吃3粒就有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