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循环专题|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规范化治疗新进展( 二 )


微创颅腔穿刺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Xia等评估了硬通道和软通道微创颅腔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 。结果表明:与硬通道相比,软通道微创颅腔穿刺术具有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降低脑出血部位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的优势,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治疗手段 。一项纳入了10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与微创穿刺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在血肿清除率、颅内感染结局、平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康复时间方面更有优势 。Liang等开展的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壳核出血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改善预后方面,微创颅内血肿液化引流术要优于开颅手术 。
治疗手段新进展
随着脑出血基础研究领域的进步,人们对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伴随高端医疗设备制造的发展,近年来一些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新手段被催生 。
鉴于CT在脑出血检查中的独特优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常需要在术前、围手术期和术后进行头部CT扫描,部分患者即使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接受头部CT检查 。但是,大多数患者为了补液而使用了多条输液管,很难将这些患者转移到CT扫描室进行头CT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便携式头部CT的使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Zhang等开展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便携式3D头部CT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引导下的锁孔显微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快速、微创的血肿清除方法 。
立体定向技术经过这些年来不断地发展,目前在许多医院被用来精准靶向治疗颅内深部血肿 。而近年来出现的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则提供了三维可视化和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辅助医生规划最佳血肿穿刺路径 。机械手臂可自由定位于规划好的手术靶点,移动精度在1 mm以内 。Wang等开展的研究显示:与保守治疗相比,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 。同时,术后3个月随访表明: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 。医用神经外科机器人可以根据血肿的位置和形状精确规划手术路径,并具有创伤小、对脑内深部血肿定位精准度高等优点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血肿引流和清除方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神经内镜手术在各大医院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始接受这种新的治疗方法 。因为神经内镜手术强调微创性,其狭窄的手术切口对血肿清除率产生了影响 。Hayashi等开展的回顾性研究对影响血肿清除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纳入了28例血肿体积>30 ml、发作24 h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分的患者,结果显示:为了在术后获得较好的血肿清除率,主刀医生应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已进行超过10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此外,从血肿清除率的角度来看,该手术方式对于合并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并不是最佳的术式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的颅内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Chen等开展了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研究 。结果表明: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感染控制时间和控制率,同时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
-- 小结与展望 --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被发明出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但是目前的治疗困境在于如何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手术方式 。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外科治疗规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