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42岁被诊断出腔隙性脑梗,今后的生活就没有希望了吗?

今天有一位42岁的患者拿着他的检查报告单,非常沮丧地走进了张医生的诊室 。张医生仔细阅读了报告单,上面赫然写着: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
这位朋友向我描述说:他最近总是感觉昏昏沉沉的,便到医院做了检查,体检报告一出来,他发现自己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脑梗,感觉非常沮丧,认为未来的人生已经失去希望 。
像这位患者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很多40岁左右的人在做体检时,都发现了类似的诊断 。这种脑梗到底重不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腔隙性脑梗|42岁被诊断出腔隙性脑梗,今后的生活就没有希望了吗?
文章图片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也是脑梗死的一种 。发生的原因是:大脑深部的小动脉因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闭塞,从而引起供血区域的小面积梗死 。
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少数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 。如果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在比较重要的功能区,患者还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
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并不低,占所有脑梗死的20~30% 。在北方,由于人们喜欢高盐、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发病率比较高,这就导致了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很多40多岁的人在体检时都发现了这种疾病 。
面对这种诊断,患者们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小的梗死灶,不会影响任何生活,并不在意;另外一种感到非常的恐慌,认为今后的生活失去了希望 。
患者们需要知道的是,腔隙性脑梗死一般预后都比较好,不会遗留下后遗症 。但是,腔隙性脑梗死终归是脑梗死的一种,并不可以轻视 。
腔隙性脑梗|42岁被诊断出腔隙性脑梗,今后的生活就没有希望了吗?
文章图片

40多岁就被诊断出腔隙性脑梗死,应该怎么办?
40多岁被诊断出腔隙性脑梗死,对个人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这么早就患上了脑部疾病,未来出现脑卒中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大脑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说明身体和生活习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给了我们一个调整的机会,避免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变成大毛病 。
腔隙性脑梗塞的根本原因是小动脉的硬化,这与慢性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
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4种,患者们需要及时完善这4类疾病的检查,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控制,避免病情加重 。
除了治疗慢性病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5个习惯,做到1个坚持 。
5个习惯有:
健康饮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习惯 。减少碳水化合物、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中粗粮、水果和新鲜蔬菜的摄入 。每日摄入的盐不应该超过5g,大约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所能容纳的盐 。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还会增加心肺负担,很容易造成腔隙性脑梗死 。医生一般建议朋友们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这样才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 。
合理运动:合理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同时,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减轻体重,缓解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病情 。建议采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5次 。运动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避免运动损伤 。
心理健康: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也会引起身体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导致激素水平的紊乱,从而能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健康的人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