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医院门口遇到皮包骨的孩子,让他决定将镜头转向这样一群人( 二 )


这些安睡的夜晚带给家长们的 , 不止是面对生活的勇气 , 还有手心向下传递的温暖 。
在北京博仁医院 , 郭导采风遇到了豪爸 , 一个在自己孩子淋巴瘤康复后成立了爱心厨房的父亲 。
豪爸还开了一个公众号 , 每天发布转载各类自己确认过的有效信息 , 希望能够帮更多家长节省时间 , 少走弯路 , 目前已经有1000多篇内容了 。在家长互助群里 , 他们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考虑 , 避免负能量信息的传播 , 彼此打气和支持 。
海德格尔说 , 人唯在那种入于“遥远”的能听感召中 , 才能唤醒共同此在的应答 , 献出自我性 , 赢得自身 。
小家是一个存在各种可能性的地方 , 每时每刻都有温暖和坚毅的灵魂在触碰 , 他们凝结在一起的时候 , 就像人类历史上的命运共同体一样 , 迸发着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
孩子|医院门口遇到皮包骨的孩子,让他决定将镜头转向这样一群人
文章图片


《骄阳》剧照
患病儿童及父母参演
走进影院支持他们吧
2018年9月25日 , 在北京国际机场附近 。补拍完女主人公孤寂走在夜路里的最后一个镜头 , 《骄阳》杀青了 。
郭家良导演感慨 , “哎呀终于拍完了” 。
从17年采风开始 , 电影拍摄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 。资方撤资的时候 , 创作团队一边念着“没有枪没有炮 , 还有小米和步枪” , 一边靠着自己贴钱坚持了下来 。
“想着他们面对生命危机的困难 , 这点拍电影的困难真的不算什么 。”
电影名叫《骄阳》 , 英文名字叫《Nimbostuatus(雨层云)》 。故事发生在夏天 , 郭导认为它代表着一种希望和焦灼的双重意义 , 云层后一定会有阳光 。
《骄阳》没有任何流量明星和营销炒作 , 徐林的女演员来自国家话剧团 , 演生病小朋友的是山东济南自愿报名的小学生素人 , 全程就靠一台拍摄机器 。豆瓣上也没有花钱开评分专栏和雇佣水军刷评论 。
影片中还有很多生病的孩子群演 , 都是真实的患病儿童 。他们父母自愿参与拍摄 , 那并不是演戏 , 他们按着自己的节奏和说话方式 , 被最简练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 , 希望给治疗救助中的家庭一些好的引导 。
孩子|医院门口遇到皮包骨的孩子,让他决定将镜头转向这样一群人
文章图片


《骄阳》剧照
儿童癌症的命题是复杂的 , 还有很多真实的难处没有被拍进去 , 诸如为了确诊要跑上好几个城市 , 病患儿童容易被学校拒收 , 病房里小孩子的心理崩溃与治疗等等 。
一部影片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 甚至不能提出所有的问题 。
在郭家良导演的电影理想里 , 好的电影就是要直面社会现实 ,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命题 , 继而可以让社会的慈善机构、企业、政府 , 以及大众们能够继续去关注 , 去追问 , 去从更宏大或者更微小的层面给这个群体帮助和关心 。
孩子|医院门口遇到皮包骨的孩子,让他决定将镜头转向这样一群人
文章图片


郭家良导演
“不带娱乐和商业的手法 , 确实在电影市场上很难有生存的空间的 , 这电影肯定不会赚钱 。”
郭导苦笑着 。即便如此 , 他已经决定《骄阳》上映后的全部收入 , 将通过慈善机构捐赠给这些儿童癌症家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