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重建身体: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战斗”( 三 )


美感则是更隐性、更少被提及的需求 。平安把病友群里护士长推荐的胸罩发给她看,胸前是浅蓝色的拧花,底围带一圈薄纱,一种10年前的妈妈款设计风格 。“和整个女性市场相比,乳腺癌切乳患者的数量仍然是小众 。因此一直以来,这个群体的需求是被忽视的 。在设计上没有动力,才会还在沿用10年前的设计 。”于晓丹说,“我们看到这些东西都觉得很难过,因为长得太丑了 。她们是一群完全被现代工艺和现代审美遗忘的人 。”于晓丹曾接触到一个患者,因为无法忍受义乳胸罩的丑陋,在她的店里买了款普通胸罩,拿回家自己缝了一个放义乳的口袋穿 。
乳腺癌|重建身体: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战斗”
文章图片


围绕着怎么让这群女性穿上兼具美和功能性的内衣,于晓丹一共改了七稿,“如果你设计得能让她感到足够安全,她们可能才会愿意挺胸抬头” 。今年2月,于晓丹的第一代产品终于被设计出来 。那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于晓丹夫妻俩邀请平安来家里吃饭,饭后,于晓丹取出了那款胸罩让平安换上 。这是平安术后第一次穿胸罩,当滑软的白色莫代尔棉和桑蚕丝贴附着身体,平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跟癌症抗争了这么久,我还是值得的” 。“跟以前又一样了,就像没做过手术一样 。”平安的老公站在一旁说道 。
接下来,于晓丹还会针对游泳、运动等不同场景为失乳女性们陆续提供六款产品 。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征集志愿者,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举办乳腺癌切乳患者的免费试穿活动 。但一款舒适的胸罩必然就是乳腺癌切乳患者们所期待的吗?于晓丹提醒我并非如此 。当切除乳房后,女性应该同样可以有各种自由的选择 。2016年,“平胸运动”(going flat)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兴起,一些接受了乳腺切除手术的女性决定跳过“乳房重建”这一步,一直保持平胸的状态 。镜头前,Bowers女士和她的朋友掀起上衣,自信地展示着乳腺癌手术留给她们的伤疤,还有平坦的胸部 。长期以来,人们默认“重建手术”是接受乳腺切除手术后的一步——好像唯有如此,才能算是完整的治疗过程 。而“平胸运动”则要挑战这种预设 。这场运动很快引起了许多女性的共鸣 。她们说:并不是乳房才让我们成为一个女人 。(Breasts aren’t what make us a woman.)
在患病前,Iris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拍摄切乳女性的摄影作品 。那时候,她觉得难以置信:怎么能不做再造呢?怎么能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呢?但当自己因为一期重建失败而不得不取出一侧的假体时,她反而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和愉快 。一侧没有乳房,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不可接受 。至于乳房对女性的意义,平安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乳房所承受的母乳、两性关系等使命也是由社会建构出来的,作为一个女性,我可以选择去承担这些 。但是当我拿掉乳房,我的灵魂一样地健全,我一样可以做甚至以前没有想象过的事情,你想要的自由限度其实取决于你自己 。”
【乳腺癌|重建身体: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战斗”】(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平安、婷婷为化名;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觅健对本文的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