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为什么叫黑匣子 飞机的黑匣子装在哪个部位( 四 )


大型空难增多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 催生了第三代黑匣子 。20世纪90年代 , 磁带进化成半导体储存记录 , 抗坠毁能力等各项指标也更为严格(标准更新为TSO-C124) , 比如耐冲击和耐高温都得到加强 , 耐海水浸泡时间也由36小时增加到30天 , 同时增加了耐6000米深海压力要求 。更完善的是 , 其记录的数据 , 从磁带的80多项 , 丰富到了几百个 , 功能也从事故调查 , 延伸到对飞行员的监控、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当数字技术不断完善 , 黑匣子发展到了如今正在使用的第四代 。它在第三代的基础上 , 多了视频信息 , 参数也多达数千个 。而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成熟应用 , 黑匣子也有通过卫星等数据链定期传输关键数据的功能 。
黑匣子的进化仍未完成 , 在2009年法航和2014年马航事故中 , 黑匣子定位功能缺陷被再次放大 。但即便如此 , 黑匣子目前仍然是判断空难事故原因最关键的证据 。
黑匣子的解读
有人以为找到黑匣子后 , 事故真相就昭然若揭 。其实不是的 , 当搜寻到黑匣子后 , 通常的做法是将其返回专业的航空机构或安全机构 , 交由专业人员处置 , 争取提取和解读里面保存的数据 。
目前国际上诸如美国和法国 , 都已有一些安全机构来负责对黑匣子进行译码 , 而目前我国的航空安全委员会也同样具备这项职能——提取和解读数据 。
要获取黑匣子的数据 , 需要用特殊的技术将其物理恢复 。由于每次事故原因及破坏程度都不尽相同 , 调查人员可能需要通过清洗、真空干燥、数据下载、修复读取等步骤来解读黑匣子信息 。一般来说 , 黑匣子录制机舱内的声音多数是传统的磁带方式 , 一旦找到磁带 , 那么就有诸多办法进行破译 。当磁带没有损坏 , 那么现有技术就可以顺利提取到录制的声音内容 。若是磁带损坏 , 但磁条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 目前也仍有办法解读 。即使磁条有部分损坏 , 那么至少可以把未损坏的部分解读出来 。
根据以往情况 , 2004年包头空难的两部黑匣子在打捞出水后外表有些受损 , 但对解读影响不大 。民航安全专家在对黑匣子外表进行清洁和烘干后 , 详细检测了焊接点 , 采用特殊设备对其进行分析 。对黑匣子数据进行解读后 , 还要对数据库进行核对 , 对误码进行校正 , 才能破译黑匣子的记录内容 。
译码完成后 , 调查组会根据获取到的内容和数据 , 结合之前掌握的飞机整体运行过程以及调查经验 , 去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整个过程中抽丝剥茧、严谨细致 。除了黑匣子的数据 , 调查组还会对现场残骸进行分析 , 同时开展一些外围调查 , 通过询问曾管理、驾驶或者检修过该架飞机的工作人员 , 以及飞机制造商等采集相关数据信息 。总之 , 数据、事故现场调查情况、对应的实物证据、多手段模拟分析实验 , 环环相扣 , 力图去复现相关的现象 , 从而最终得出相对完整、科学的结论 。
从黑匣子到云匣子
虽然黑匣子在勾勒事故全貌上的作用不可或缺 , 找到它始终需要时间 , 提取数据和解析数据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近年来 , 关于云匣子的讨论也很是热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