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国酸奶真相( 六 )
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品牌在宣传夸大其实、弄虚作假 。
2010年,达能集团因为宣传旗下酸奶可以预防感冒、帮助消化而被政府盯上,最终赔款2100万美元并撤下广告 。
2021年10月,Blueglass酸奶关联公司北京悦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四)项“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效果的虚假广告的行为”,被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6万元 。
2021年10月底,Blueglass酸奶微信小程序发布的“超强抗氧化功效”“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宣传用语已被删除 。不过,在后续的宣传中,依然可以见到类似“double胶原带来水润Q弹的肌肤体验”的暗示用语 。
在对新消费品牌生造概念并激进宣扬的“钞能力”有目共睹之后,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和理性发展,国家对品牌宣传方面的监管,必须一点口子都不能放松 。
反映到市场上,一些品牌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比如,某主打功能性的小众酸奶品牌,其某款酸奶含某种植物乳杆菌,而这款菌株带有降脂的功能,但考虑到监管,品牌方也只是在给单品取名时稍稍有所侧重,没有过多的提及 。
其创始人W表示,除了做研发、做销售外,教育市场和用户是一件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事情,品牌宣传固然重要,但也必须符合国家监管规定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不过跟很多用户直接沟通后,他欣喜地发现有一部分人对于菌种的认知正在不断增强,对于这方面的需求在日益提高 。
W还提及,日本的酸奶品牌明治和森永,在菌种方面算是集大成者 。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本国民对功能性酸奶的广泛认知,可以做到每一个菌株单独出一款酸奶,以菌株的功能作为卖点宣传 。
比如明治的LG21酸奶,就是以研发的LG21益生菌命名,有抑制幽门螺杆菌在体内生长的功效 。
森永于1969年研发的长双歧杆菌BB536,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透彻的益生菌株之一,至今已被研发50余年,主要有整肠的作用,长期服用没有副作用,被用于多种食品 。
这导致幽门螺杆菌在日本的发病率相当低,仅在20%上下 。反观国内,平均感染率高达59%,还是处于大多数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 。2022年年前,国人才开始大规模了解到“幽门螺旋杆菌”这个概念,原因是美国将其列为明确致癌物,媒体争相报道,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试剂一度在购物网站上卖到断货 。
其实,酸奶中的益生菌究竟有多么具体的功效是很难量化的 。除了针对肠道的功能会有相对明显的体感以外,很多功能菌种很难让消费者收获眼见为实的功效,进而引发“智商税”的质疑 。
有报告在对市面上主销的41款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80.1%(33款)的酸奶产品中的菌含量低于100亿;13款产品未标示菌含量;36.6%(15款)的酸奶产品中只含有发酵菌,不含有益生菌,另外14款产品仅含1-2株益生菌 。
益生菌的研发周期长,大多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乳企购置的成本高昂,能否在量上管够,基本属于玄学 。
以业内人士K的观点来看,除了专业做功能性酸奶的垂直品牌,大部分酸奶中声称加入的益生菌,也就是营销噱头 。
前一篇《中国酸奶大战》中提到,Mia在用成品酸奶做引子自行发酵酸奶的时候,发现简爱发酵出的酸奶是最稀的,但其本身的口感却是最好的 。由此他猜测,简爱为了酸奶的口感,牺牲了菌种的发酵程度或是活性 。
推荐阅读
- 移动互联网|如何理解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奇怪分化?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对话v2food:如何用“植物肉”打动中国胃?
- 云南联通|联通张云勇:中国流量价降至平均3.14元/GB的“地板价”
- 投稿|2021年中国收藏玩具行业市场洞察分析
- 投稿|东欧战火下的中国大厂:卖手机、造家电、做电商
- 投稿|雅虎中国“消亡”简史
- 科股早知道|钛媒体科股早知道:一箭22星!长征八号创中国航天发射新纪录;三大运营商放量集采国产服务器
- 神作|真正征服市场和消费者的顶级旗舰,这几款高口碑神作闭眼入
- 神州租车有限公司|一克商评丨折叠屏iPad不设物理键盘和触控板,或许又将变成苹果引导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案例
- 智能手机|群智咨询: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3.19亿部 可折叠智能手机将增长99.6%至1440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