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新能源二手车真的逆风翻盘了?( 三 )


如此一来,全球的二手电车似乎都一蹶不振 。
但冷寂的场面不是没有一点转机,二手电车的市场转机正是那些造车势力没落的国家,比如挪威、乌克兰、加拿大和新西兰都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要流入国,以挪威为例,早在2018年,挪威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6万辆,二手电动车销量则是近1.2万辆,占比21%,而2017年的占比还要更高 。
国内二手电车也在马不停蹄地远赴海外,根据《二手车出口指南》,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二手乘用车出口5842辆,其中,二手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占比达43.67%,占比将近一半 。国内生存尤为艰难,无可奈何,只能去海外寻找一线生机 。
当新能源车企盯上“二手车”生意尽管二手电车在市场上的路人缘一言难尽,但在新车产量迟迟接不上需求的时候,二手电车的机会便近在眼前 。何况油价消费又居高不下,行业研究机构AutoPacific 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当时仅有3%的美国车主表示有意向换车时购买电动车,三年之后的2022年1月,这个比例瞬间增加到了10% 。
可市面上现车并不多,数据显示,美国新车库存比一年之前减少了60%,只有110万辆,而电动车和混动车库存一共只有2.5万辆,二手电车在2022年或许会从低谷慢慢爬起来,国内的变化很明显,瓜子二手车消费大数据显示,新能源二手车整体交易量增幅在一年内高达113% 。其中,混合动力二手车交易量增幅为85%,纯电动二手车增长则更为迅猛,增幅达191% 。
只是,当销量增幅上升,而电车流入二手市场依旧存在诸多漏洞,二手车与车企品牌形象也难以割舍,一旦出现纰漏,反噬影响在所难免 。因此,越来越多车企计划将这门生意掌握在自己手里,新能源车企盯上二手生意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
根据统计,蔚来、威马等车企纷纷推出自己的二手车业务;特斯拉也在变更的公司范围内新增了二手车经销业务;小鹏汽车则宣布推出官方二手车平台;北汽新能源则提出了置换业务……不难看出,二手电车的保值率让整个新能源圈耿耿于怀,甚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电车的保值率也被反复提及 。
但车企入场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的二手焦虑吗?
特斯拉就曾因为二手质量而陷入负面纠纷,2020年12月4日,特斯拉在销售一辆Model S二手车时,隐瞒了车辆曾经被切割一事,而仅告知二手车用户“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 。最终,法院一审判定特斯拉向二手车车主退还37.97万元购车款,并赔偿3倍购车款113.91万元 。
车企主场坐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断缩水的保值率,但二手市场根深蒂固的利益规则显然一时半刻瓦解不了 。或许一边正本清源,肃清二手车在流通中的评估体系,同时提高电池健康状态,才能使得场面走出冰点 。
去年7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二手车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9月份,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有意思的是,电池梯次利用没有直接利好车企与动力电池,反而一度催生了充电桩产业 。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与“充电桩”相关的企业多达8.9万家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充电设施规模达到261.7万台,换电站1298座,能服务近800万辆新能源汽车 。
而车企与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主力军显然没有那么好运,根据Wind数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矿板块题材相比此前一周分别下滑4.68%、1.72%和7.05% 。原材料短缺还在继续,新车涨价,二手车也在涨价,唯独资本市场似乎失去了耐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