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新能源涨价,也是一种考验( 二 )


此前据CIC报告,2016年到2019年间,中国市场SUV车型的销量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渗透率从38.9%增加到45.4% 。从2020年到2024年预计将以3.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49.2%的渗透率 。早就嗅到市场机会的特斯拉,也在2021年频繁以价格手段逐渐建立市场优势 。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国产Model Y正式发售 。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的信息显示,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相比之前价格下调了14.81万元,国产Model Y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相比之前的价格下调了16.51万元 。凭借高达十几万的优惠力度,国产Model Y的销量增长迅猛,只用5个月就在中国市场售出了3.46辆Model Y,甚至比当时作为爆款产品的Model 3还要多 。
【投稿|新能源涨价,也是一种考验】2021年7月,国产Model Y标准续航版开放预定,起售价低至27.6万元,对比其他国产第一梯队品牌集中在30万元左右的售价,特斯拉的亲民价格在市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特斯拉Model Y的全年销量为16.99万辆,不仅成为2021年豪华车型销量榜的第三名,也是唯一上榜的纯电车型 。在整个2021年,特斯拉的全球总交付量达到了93.6万辆,而同时期的小鹏、蔚来和理想的全年总交付量,分别为9.82万辆、9.14万辆和9.05万辆 。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型基于享受政策补贴的考虑,将定价控制在30万元左右 。而特斯拉通过连番上演的降价大戏,不仅享受到了补贴政策,也以低价优势建立了大量的用户群体,为其以用户为核心的商业运营体系打下了基础 。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用降价策略换来的订单量,也促使其从原材料供应到技术应用,发展出一整套的成本控制体系 。而对比同时期乃至当前,一些完全采用代工模式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新玩家,特斯拉所具有的控制成本的能力,恰恰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厂商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市场的存活率 。
价格仍是核心表面上,特斯拉一再扮演“价格屠夫”的角色,以低价抢占市场 。但在售价不断下降的同时,特斯拉的成本也在随之减少 。据惊蛰研究所了解,纯电汽车的成本结构中,电池成本最高占38% 。但当特斯拉将早期使用的三元锂电池更换成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后,成本能够减少20% 。此外,特斯拉供应链的国产化,也为整车制造压缩了成本,带来更多的降价空间 。
此前,平安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Model 3的国产化率接近70%,采用国产核心零件能够带来1.5万的降价空间 。而平安证券预计,不同版本的Model 3在实现100%国产化后会比美版的成本低23%-29% 。还有分析师指出,在中国制造一辆电动车的成本是特斯拉平均成本的1/3 。
以Model 3标准续航版为例,其物料成本仅为13万元,再加上6万元的结构成本,一台国产Model 3的总成本只有19万左右,当时的售价则为24.99万元,这意味着国产特斯拉仍有下调空间 。而根据特斯拉官方披露,2021年5月,其上海工厂已实现超90%零部件国产化,且Model 3与ModelY可共用部分零部件,这也使得特斯拉能够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 。考虑到每年近百万的交付量,特斯拉无论是在稳定供应链还是在终端价格上,都能够建立明显优势 。
虽然目前的涨价潮对所有新能源车企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暴露出作为“新玩家”的新能源车企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 。从公开数据来看,经过一轮普涨后,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已经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这有可能促使一部分摇摆在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之间的消费者选择放弃新能源车 。虽然考虑到同时期油价持续攀升,提升了传统燃油车的使用成本,但在新能源汽车价格持续上涨的趋势下,“刚需”消费者没有办法不考虑实际的购买价格,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成本控制能力的新能源车企更容易占据主动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