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手机大厂截胡:留给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时间不多了( 二 )


但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手机厂商盯上了这块蛋糕 。
在那时,从APP开发者、渠道推广运营人员、到普通用户,再到互联网从业者,行业分析师等,当时有看好91与百度无线的结合的,有看好腾讯应用宝的,也有看好360手机助手的,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未来主导应用分发格局的会是手机厂商 。
基于Android底层系统,国产手机大厂都有自己的定制系统,在定制系统的基础上,随着其用户规模扩大,2014年前后,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商店杀入了战场 。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手机厂商彼时多年的性价比厮杀,硬件基本上不赚钱,依靠软件服务赚钱成为大厂共同的思路 。而苹果App Store在2014年超过150亿美金的收入间接刺激了国产厂商将应用商店提上战略地位的决心 。
从数据来看,2013年的国内Android应用商店市场还是以第三方应用商店主导 。
投稿|手机大厂截胡:留给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图片

2014年,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开始切入战场,当时占比很快达到了21%左右 。
投稿|手机大厂截胡:留给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图片

而到了2017年,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调查显示,在用户最常使用的应用商店中国,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小米、华为等应用商店)已经占比达到56.2% 。超过了第三方应用商店 。
投稿|手机大厂截胡:留给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内App总量达到252万款,应用商店分发总量达21072亿次,应用商店的分发是一个低调的金矿生意 。
这一点国产手机厂商自然也看的清楚 。随着头部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扩展,手机厂商利用底层系统权限与硬件主导优势,自带应用商店用户量自然也滚雪球般增长,强者愈强 。
接下来几年,91在百度内部的整合失败,91无线逐步消失在公众视野 。豌豆荚被阿里2亿美金收购之后,也无力抵抗手机大厂的竞争,逐步边缘化 。
2015年,第三方应用商店只有腾讯的应用宝和手机厂商代表的硬核联盟进入第一梯队 。
2015年之后,随着头部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扩展,第三方应用商店在整体份额下降之外,各家渠道的新增用户也陷入停滞,甚至出现了下行趋势 。
当时有业内感叹,彼时很多CP(游戏研发商)在进行渠道投放时已经明显感觉到量越来越少 。
第三方应用商店的格局在此时开始由强转弱 。
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本身依附各自手机硬件,随着2016年前后华米OV荣耀头部格局形成,平台加大对应用商店的重视与投入,用户无需再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去下载App,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用户与APP开发者开始倒向了手机厂商应用商店 。
头部手机厂商手机销量在增长,应用商店的用户体量也自然增长,由此有了更多话语权,它们可以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谋划更多的规则体系,包括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通过各种运营策略持续推动开发者加入自身的应用市场开发 。
苹果App Store的30%的苹果税被广大用户所熟知,也在世界各地遭遇了各种反垄断诉讼 。甚至,当前在美国已经通过了《开放市场法案》,此法案将要求苹果、谷歌允许软件开发者在iOS和安卓系统中使用其他支付系统,并允许用户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