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茅台种高粱、喜茶种草莓,一个趋势正在发生( 三 )
成本之外,布局上游,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可靠的产量供应,并且把握品质 。
35斗高级研究员李静分析,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没有稳定可靠的上游供应商,会存在很多风险 。比如企业需求足够大,则需要从不同的供应商进货,对于产量、品质的不确定性也就更大 。而在和供应商签合同时,一般都是签一年,这意味着每年的价格甚至合作伙伴都在变化 。
企业从源头把握原料,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 。近期关于食品卫生和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消费者将更加重视商品从源头到销售市场的可能存在的问题,食品企业必须保证产品品质稳定,而产品品质的把控不仅是控制生产加工端,还包括标准化采集、规范化种养等环节 。
无论在成本控制、品质把控、还是安全把控上,布局上游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 。
从下游出发布局上游,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对公司是一个巨大挑战,需要考虑公司规模、需求稳定性、资金实力等 。
李静认为,当企业体量足够大时,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大,掌控上游是比较好的选择,在保障业务发展,把控原料品质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但如果下游业务体量还不够大时,通过上游优质稳定的供应商可以满足企业需求时,过早布局上游供应端反而有可能会因为重资产投入导致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产业链向上游的布局完全由企业自身发展阶段而定 。
写在最后除了从下游消费端向上游种植端延伸,也有不少企业从种业出发,发展消费品牌,寻求全产业链布局 。
新希望以养鹌鹑和鸡发端,如今成为一个以农牧养殖及食品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褚时健在云南开始栽培冰糖橙时,也没预想到“褚橙”能成为一大水果消费品牌家喻户晓 。
可以看到,从上游到下游,从下游到上游,越来越多的公司寻求全产业链布局,农业、食品、消费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这也符合农业食品领域的投资、发展逻辑,打通全产业链的公司更具有竞争力 。
推荐阅读
- 投稿|马化腾说要“把子弹用在关键战役”,腾讯的关键战役到底是什么?
- 投稿|剧集营销前,先签天价“卖身契”
- 投稿|封号潮后,一批中小卖家多平台布局亏损离场……
- 投稿|东航空难之后引发争议的媒体报道:第一时间做「受害者报道」到底是负责还是无良?
- 投稿|攒了三年的老本,海底捞一次全亏了
- 投稿|亏损41亿,海底捞没「底」
- 投稿|春装“预售45天”,成功让我“错过春天”
- 投稿|烘焙培训:轻松高薪背后,又是一场收割游戏?
- 投稿|京喜拼拼撤城,京东下沉的退与困
- 投稿|东南亚没有“五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