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方正浩: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投稿|方正浩: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钛资本研究院
如今,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产业链攀升、核心竞争力升级压力,同时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减缓,税前净利润率均下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等问题正在显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成为投资圈的新热点 。
近日,钛资本邀请到小苗朗程管理合伙人方正浩分享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小苗朗程作为国内早中期的科技投资,是发现价值服务增值的先行者,过往的投资也是成绩斐然 。方总结合实际投资案例,探讨小苗朗程如何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深刻的行业洞察力,立足于差异化的竞争,抓住新的赛道发现新的价值王者 。以下为分享实录:
01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投资背景及投资逻辑
  • 投资赛道背景
2013年后,中国工业企业的产值增速和税前的净利润率同比都在不断下滑,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转型升级的迫切性非常强烈,加上过去几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制造业企业都遇到了转型升级难、招人难等产业上的压力,因此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需求和推动力非常强烈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制造业的经济体,对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行业的降本提质增效,需求非常强劲 。
投稿|方正浩: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文章图片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诞生背景)
其次,中国对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有非常明确的目标,2015年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概念,过去两年,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推出,对于政策落地的一些细则,如一些地方工业企业的设备联网、投入信息化数字化的专项补贴,政策也是分层解耦,自上至下逐步推进 。
中国智能制造的主要特色是:补短板、促转型 。具体来说: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 。实际上,智能制造的定义是比较全面的 。
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定义偏向于产业协同和和互联网改造,德国的智能制造偏向于工厂间的互联,而中国从厂内的智能化到工厂间的互联互通,政策目标更加全面和广泛 。
投稿|方正浩: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文章图片


(中国对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目标明确)
  • 投资赛道行业图谱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行业的图谱,自下而上分成5个层级: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再到上层的软件层和应用层 。
下图的红圈是小苗基金作为中早期的科技VC比较关注的领域,左边的是投资的项目 。首先关注应用层、软件层和设备层,基础设施层不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软件层会重点关注研发生产设备管理,生产运营类的软件,而不是偏向于内部的运营管理的软件 。而类似于CRM,包括偏向于财务、人事、营销一类的系统,没有归在智能制造范畴 。总体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应用层、软件层和设备层的投资机会 。
投稿|方正浩: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新视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