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童年味道生死局:阿华田“出走”,高乐高“失踪”( 二 )



二手网站上的高乐高

  • 爸妈眼中的“营养品”,孩子们的童年美味
以前看《家有儿女》的时候,你有没有羡慕过刘星家每天都能喝上高乐高?
毕竟在2005年(《家有儿女》第一部播出的年份),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一年7798元,平均月收入约650元。一罐500ml的高乐高售价就要20多块钱,是实打实的“高端饮品” 。 
在当时的孩子们看来,能喝上一罐高乐高,是值得和朋友们炫耀的事情 。 
新消费|童年味道生死局:阿华田“出走”,高乐高“失踪”
文章图片

高乐高频频在《家有儿女》里出现
作为中国80、90后童年味道的代表之一,高乐高却是一个来自西班牙的品牌 。
二战后,西班牙经历了长期的内战,国内物质匮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位商人——费雷罗先生和温杜拉先生决定研发出一款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 。
1946年,由脱脂可可粉、蔗糖、谷物等原料作为主要成分的高乐高面世 。这是一款饮用时需要用牛奶冲泡的固体饮料 。因为欧洲人都有早餐喝牛奶的习惯,这种可可固体粉末很快就变成了畅销品 。
新消费|童年味道生死局:阿华田“出走”,高乐高“失踪”
文章图片

高乐高早期海报,充满年代感 图片来源@高乐高
和高乐高的热可可浓香一起飘散在空中的,还有高乐高之歌的歌声:“喝了它,足球运动员必胜无疑;喝了它,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穿梭如鱼 。喝了它,自行车运动员成为公路上的主宰者;喝了它,拳击运动员所向披靡 。”
新消费|童年味道生死局:阿华田“出走”,高乐高“失踪”
文章图片

高乐高之歌广告画面 图片来源@高乐高 
1990年,中西合资企业——高乐高(天津)食品有限公司成立,高乐高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出席了其开业典礼并剪彩 。 
此后的高乐高,便开启了和奥运会以及运动员绑定的高光年代 。
1992年,高乐高成为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赞助商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高乐高被中国奥委会及国家训练总局命名为奥运会中国代表队指定营养食品 。2008年,高乐高还成为了中国体操队专用产品 。
虽然有奥运官方、奥运健儿的背书,但高乐高在国内的核心客群并不是想要强身健体的成年人,而是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儿童 。
因此,当西班牙原产地开始研究高纤维无糖口味时,国内的高乐高推出了各种水果口味的固体饮料,还附赠自动搅拌棒、摇摇杯等周边玩具,试图牢牢抓住小朋友们的心 。
新消费|童年味道生死局:阿华田“出走”,高乐高“失踪”
文章图片

高乐高赠品玩具摇摇杯 图片来源@高乐高
此外,高乐高还设计出了乐癫一族的卡通人物形象 。大力可、贪吃铁、钙奇妹、维灵娜、大头锌等,每一个卡通角色都对应着一种营养成分 。这样既能让孩子们爱上高乐高,同时也能让家长们了解高乐高的“营养”属性 。
“高乐高”的中文译名也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很难不让家长们将高乐高和“长高”联系到一起 。
但高乐高真的能帮助孩子们长高吗? 
高乐高官方曾经给出过一长串比较委婉的解答 。不过,最终结论显而易见:高乐高不是有特殊功能的保健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