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不吃晚饭=减肥?别傻了,这样做等于慢性自残!( 二 )


四、明尼苏达半饥饿研究的意义
在明尼苏达饥饿试验持续的这一年的时间里,不仅受试者的身心备受折磨,研究团队的良心也反复受到煎熬 。
但是在整个研究过程里,没有人主动退出,受试者们认为,这是自己在战争期间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只不过没在一线战场罢了 。
直到1964年,科学界才慢慢完善了科研伦理的基本规则,避免让参与研究的对象在试验中受到伤害 。
但是,明尼苏达饥饿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试验结果告诉我们,长期饥饿(即饮食和营养摄入不足)是有巨大破坏力的:
只要让能量摄入维持在需求量的一半左右,仅6个月的时间,就能让人完全脱离最初健康、阳光的模样,即便是在相对完善的医疗养护条件下,身体衰落的程度也无法控制,而且事后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基本健康的状态 。
所以,即便是在胖子横行、一堆人想减肥的今天,医生和营养师也绝对不会给肥胖症病人开出半禁食或禁食的减重处方 。一切对体重的干预,都是建立在维持或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前提下 。
五、普通健康人的体重管理
在明州饥饿试验之后,学界还做了不少其他的节食相关研究,但是没有一个像明尼苏达饥饿试验那样激进的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发布在顶尖的《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可以为打算通过饮食减肥的普通健康人提供一些参考 。
从2007年开始,美国杜克大学在一群21~50岁的健康人群中展开了一项长达2年的节食研究[4] 。
研究将218名受试者随机分到2组——节食组和自由进食组,其中,节食组的能量摄入比平时减少了25% 。
研究团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教会他们控制饮食的方法和技巧,但同时又保持着相对佛系的状态,不严格操控受试者的饮食,“革命”全靠自觉 。
减肥|不吃晚饭=减肥?别傻了,这样做等于慢性自残!
文章图片


最终,通过考察两组人群心血管健康相关的风险指标,来判断不同饮食模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结果显示,节食组膳食中的热量平均只降低了11.9%(从2467大卡降至2170大卡),相当于每天少吃一瓶可乐加1/3份的小包装薯条 。
但是,两年下来,节食组的体重平均降低了7.5千克(75%是来自于脂肪),血压、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传说中的“坏胆固醇”)、甘油三酯、炎症指标都比初始水平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传说中的“好胆固醇”)则升高了 。这些指标和自由进食组比起来,明显更胜一筹 。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稍微降低能量摄入,对心血管系统是有益的 。
可见,不同的节食方案,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凡事都怕过犹不及 。
1944年的明尼苏达研究断然将热量供应降低50%以上,短短6个月,体重是大幅度降低了,但是人也快废了 。反观2007年的杜克研究,“佛系”、少量节食——吃饭保持八九分饱,不知不觉体重就降低了,还对身体有保健的作用 。
总之,对于肥胖症患者或健康人来说,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对身体是有正向影响的,但前提是使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节食减肥”这件事 。
参考文献:
[1] Kalm L, Semba R. They Starved So That Others Be Better Fed: Remembering Ancel Keys and the Minnesota Experiment. J Nutr. 2005;135(6):1347-1352. doi:10.1093/jn/135.6.1347
[2] Tucker T. The Great Starvation Experiment.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3] 70 years ago, the Minnesota Starvation Experiment changed lives – Twin Cities. Twincities.com. https://www.twincities.com/2014/11/15/70-years-ago-the-minnesota-starvation-experiment-changed-lives/. Published 2019. Accessed September 2, 201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