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研究所|专访|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殷浩:中国胰岛移植技术如何?( 三 )


掌握了胰岛移植的核心技术之后,殷浩在长征医院组成了一个“三人小分队”,从小动物实验到大动物实实验,再到人体胰岛分离实验,最终通过过硬的数据让回国之初搁浅的项目终于重新获得支持,胰岛移植在长征医院正式起步 。
“开展胰岛移植,医院需要投入很大,必须建设专用的胰岛分离GMP实验室,加上购买全套的胰岛分离设备,大概需要六七百万,在十年前这是一笔蛮大的经费 。”殷浩回忆道,不仅经费较大,开展胰岛移植还需要专门的一个团队,但到2016年之际,团队的技术日益成熟,加之糖尿病患者的持续上升趋势,“所以最终得到医院以及科室老领导的大力支持 。”
截至目前,殷浩主持完成的胰岛移植手术例数及疗效位居全国第一 。2016 年,其团队率先开展亚洲首例全胰腺切除及自体胰岛移植术,今年1月,其团队又成功完成了亚洲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 。殷浩团队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中,60%完全脱离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从(9±4)%降至(6±1)%,平均C肽增量为0.96 nmol/L,短期临床疗效已达到欧美一流移植中心的水平 。
器官移植研究所|专访|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殷浩:中国胰岛移植技术如何?
文章图片


期待跨学科攻克待解之题
什么样的患者目前最适合胰岛移植?结合几年下来的探索,殷浩表示,“所有的治疗一定是有利有弊,即使对患者没有损伤也有成本费用问题,我们所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最适合的一般就是三类 。”
第一类是终末期糖尿病肾衰竭患者 。殷浩提到,这类病人采用胰岛联合肾脏移植治疗,“通过胰岛移植这样一个微创的手术方式,能够让它的肾脏移植使用得更久,同时也减少了其他的并发症 。这一类我们成为绝对的适应症 。”
第二类是成人或者儿童中的脆性糖尿病患者,所谓“脆性”指的是病情极度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及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是相对适应症,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我们要仔细评估,其中最严重的患者,他血糖波动很大、经常低血糖,因此造成的死亡率或者并发症的概率很高,那么对他来讲,我们做这样一个微创的手术、服用少量的免疫制剂显然优于他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 。”
前两类均为异体胰岛移植,第三类则是自体移植,针对反复治效果不佳的慢性胰腺炎,或者是持续增大的胰腺良性肿瘤患者 。“当然这类还要具体评估,结节是不是还在长大?什么时候需要开刀?”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异体移植,此类自体移植无需患者后续服用免疫抑制剂 。
器官移植研究所|专访|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殷浩:中国胰岛移植技术如何?
文章图片


今年殷浩团队完成的亚洲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术中,患者为30岁的周女士,两年前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胰腺占位,肿瘤直径约2cm,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今年CT检查发现肿瘤已增至4.5cm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所以一旦出现肿瘤,患者往往心里很焦虑,未来有7%的癌变可能,但如果开刀切除就变成终身的糖尿病了,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
针对周女士的病情,殷浩团队经过术前检查评估后,组织多学科进行术前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 。术中,殷浩主任和瑞金医院胰腺外科金佳斌教授在全麻下,为周女士实施腹腔镜下完整切除长约13cm胰体尾部,随后将切除的胰腺肿瘤部分送病理科,剩余正常胰腺组织在灌注器官保存液后,低温下保存送至胰岛分离实验室 。
前期准备就绪,器官移植中心郭猛博士带领胰岛分离团队在GMP实验室中,将胰腺组织通过精心修整、消化、分离、纯化等一系列技术,历时6个小时,获得了患者自身约5毫升的正常胰岛细胞 。在检测纯度与活力后,将其重悬在250mL液体中,低温送至医院DSA手术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