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肿瘤疗法争议背后的患者:“若不是走投无路,谁又想去做小白鼠?”( 三 )


有时,医生也会后悔于自己当初的决定 。面对晚期肿瘤患者,无法做手术,其实患者的愈后情况已经是可预见的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一位中国中部三甲医院主任医生说 。
他讲起自己曾经治疗的一位病人 。“有时回头想想,也会问自己,这条路到底对不对”,他说 。
新疗法可能会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要在“床上躺14个月和能正常走路生活12个月”中做出选择,还要权衡花了很多钱,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情况 。上述中部某三甲医院医生说,医生能做的是,将新疗法的所有情况坦承相告,最后还是由患者和家属自己做决定 。
对于这些新疗法,一位从事医疗行业20年左右的人士强调,“不是所有医生都有资格和能力去使用的”,基层医院就应老老实实按指南治疗,超出指南范围,治不了的就应该通过分级诊疗,及时往上转诊,以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
“普外科医生L”是否存在违规用药,还有待官方调查结果公布 。
患者参与试验是免费的
“张煜医生”在举报中称,患者每次治疗费用多达3万,并没有以免费的临床研究方式进行上述治疗 。
按规定,医生如果尝试创新疗法和药品,要开展规范的临床试验,对参与试验的患者是免费的,只收取适当的医疗服务费用,如检查、住院等费用,各医院收费不同 。
上一次因新疗法不规范治疗引发全国轰动的还是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 。当年,魏则西去到搜索引擎推荐的“莆田系”医院,采用细胞免疫疗法治疗滑膜肉瘤,后病情恶化去世 。事件发酵后,有关监管部门一度收紧免疫细胞疗法实验 。
拥有超过20年临床开发经验的誉衡生物CEO黑永疆,理解当时监管层面的用意,某些医院用没有被药监局批准的细胞治疗去医治病人,还收取昂贵的费用, “这个完全是不对” 。
黑永疆认为,个别不合规的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但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甚至阻止医学的进步 。
其实,很多创新疗法的试验中,失败比成功的时候多 。要先与病人及家属有充分的沟通,坦承相待,“讲清楚病人现在的情况,可能要采取的治疗,治疗后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上述中国中部三甲医院主任医生说,让病人和家属自己做出选择 。
一款新药或者新疗法一旦获批上市,便可以合法合规使用 。关注新药的药店反应很快,头天批准,第二天药房可能就上架销售了 。不过,这些药品进入医院需要一个漫长的流程,“今天批准的药,明年的今天能有多少医院里有这个药都不一定 。”一位医药从业人员透露 。
在“张煜医生”所爆出的文章中,出现上海大夫手写的化疗方案,患者可以手持处方去院外药房购药 。
据上述医药从业人员观察,这几年资本催生了一大批创新药企业与基因检测公司,这些公司的合规没有外企那么严格,药品上市后自费阶段的超适应症用药与院外特检非常普遍 。
对此,一位从事细胞治疗的从业者十分心烦,觉得很冤,“我们本来是正经生意,老老实实做临床试验 。国家政策可能又会因为这类事件收紧,我们就跟着完蛋 。”
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国家层面其实是有检测的 。
“经发现,在检测网之内的医院没有滥用药,用药不规范的恐怕都是不在我们监控之下 。”4月22日,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有一个‘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对全国1400家大型医院,全是三级甲等医院和肿瘤科医院,进行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的检测,这个检测要自动传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