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癌症早筛能筛出啥?到底是不是坑?( 二 )


但有些传统的早筛方式也并不完美,尤其是内镜检查 。
比如,结直肠镜可以实现体内可视化,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肠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也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但做肠镜属于侵入性检查,还需要限制饮食和清肠,过程属实痛苦(胃镜和肠镜差不多,一根拇指粗的管子顺着喉咙捅到胃里,那感觉,谁做谁知道) 。
癌症|癌症早筛能筛出啥?到底是不是坑?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进行麻醉虽能很大程度减少痛苦,但价格更贵,而且医疗资源有限,去大医院预约无痛内镜后,排队等上几十天都是家常便饭 。
抽一管血,或者提取分泌物/排泄物,通过免疫学、生物学等方法,快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进一步确定人体内是否有肿瘤异变——这类早筛产品的理念固然美好,但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可能性也不小 。
以某款结直肠癌检测试剂盒为例,据临床试验数据,阳性受试者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比例为46.2%(阳性预测值),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是假阳性;而阴性预测值为99.6%,检测为阴性的受试者中约有4‰可能因此错过诊疗时机,导致结直肠癌疾病进展 。
对于一款早筛产品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患癌人群全部检测为阳性,未患癌人群全部检测为阴性,但这显然不太现实 。
毕竟,就连已呈现症状的癌症都有误诊的可能,何况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 。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 。2006年,72岁的中国乒坛传奇庄则栋曾因便血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痔疮 。此后,他又去了另外两家医院,但医生都维持了“原判” 。直到两年后,他才被确诊为恶性直肠癌,并已发生肝部和肺部转移 。
现阶段衡量早筛产品性能的核心参数是灵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代表产品对患者的检出能力水平,特异性代表对健康人群的排除能力水平 。
从灵敏度和特异性角度看,结直肠癌、肝癌等单癌种早筛产品相对较为成熟 。
另外再划个重点:到目前为止,任何号称一次能筛查多种恶性肿瘤的产品,都不太靠谱 。
3
体检时把每种癌症都查一遍行不行?
也许有朋友会问:我不差钱,也不怕麻烦、不怕痛苦,我就怕死,我每年都把各种癌症筛查都做一遍行不行?
行当然是行的,但没有这个必要 。
对个人而言,是否需要做某种癌症筛查,最常见的判断方式,是看年龄段,和是否有家族遗传疾病;其次就是看所处环境,身体状态和工作生活习惯等等 。
具体来说,40~65岁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男性应注重肺、肝、食管、胃、结直肠等的检查,女性除以上项目的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乳腺、子宫等妇科检查 。
有血缘关系的三代家族成员中,有一种或几种癌症患者的成员,应尽早定期做防癌体检 。对于几代家族中都有同样癌症病史的成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
如果情绪或心理长期压抑,会抑制人体免疫机能,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此外,营养不平衡、饮食不卫生、经常不运动、烟酒不节制、睡眠不充足、生活不规律等,都是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已经对号入座,并且符合前述(年龄和家族遗传)特征,那就有必要查一查 。
此外,生活环境受致癌物污染严重的人员,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紫外线或有毒化学物质(如亚硝胺、苯、砷、偶氮染料等)的人员,也应提高警惕 。
以上建议来自中国抗癌协会官网的科普,可以供你参考 。
不过这依然是一些比较笼统的建议,最妥当的办法,还是去咨询医生 。负责任的医生都会告诉你,根据你的年龄、家族遗传病史和身体情况,应该做什么筛查,多久查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