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致敬!了不起的“医学世家”( 四 )


程翔宇的妻子侯琰琏也是一名医生,是程翔宇的大学和研究生同学 。在家里,夫妻二人也经常为一个病例的诊治而「家庭论剑」,医学,成为这个家庭的核心标签 。
跟父亲在同一家医院上班,屠建莹坦言,自己曾经「压力山大」 。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诵读完希波克拉底誓言后,穿上白衣,屠建莹回到出生的地方,世纪坛医院工作 。工作第一年,按医院要求,要在内外科各专业完成轮转 。
「记得我刚来医院的时候,大家会打听我们这些学生的背景 。转到胸外科的第一天,就被问及是不是屠主任的女儿,我条件反射般地矢口否认,生怕因为是父女关系,自己又做不好,给他抹黑、丢脸 。」
有知道屠建莹身份的年轻大夫,会喊她「大小姐」,这让她听起来非常刺耳 。所以她暗下决心,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 。
然而,有时会事与愿违,刚开始屠建莹经常会犯些小错误,总担心会被父亲知道 。那几年,她压力很大,直到父亲退休之后,她反而坦言能「放手一搏」 。
父亲教会屠建莹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她跟随父亲出诊时,发现父亲诊疗过程会有个环节,叮嘱患者饮食、穿衣、洗浴等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父亲告诉她,这些内容对治疗很重要,但患者会忽略 。
在父亲的影响下,屠建莹对患者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生活方式指导时,会告诉他们低盐饮食的具体操作细节,每个菜品放多少盐,1克盐等量的酱油是多少,如何通过其他调味料,在低盐基础上保证食物的口味等 。
王潍博的女儿从美国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毕业后,来到了山东省立医院工作,与父亲成为了同事 。「女儿刚参加工作不久,经验还比较欠缺,对于疑难复杂病例的治疗方案大多会向我请教;另一方面,虽然我有36年的临床经验,但前沿的肿瘤基础进展,可能还不及女儿了解得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由于我和女儿总是在吃饭时讨论,导致吃饭的时间越来越长,以至于我爱人整天打趣,我们这是把饭桌变成了研讨室 。」王潍博说 。
屠建莹父亲的老家在浙江农村,家族里有6人是医务人员 。他们回老家,全村人知道从北京来了医生,都会围着,找他们看病 。
「当爸爸在吃饭时,老屋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有一年清明节回家时,他一个下午就义诊了70多人 。现在回老家,我和父亲齐上阵,他负责看皮肤病,开中药方;我负责看化验单、CT核磁片子,提出进一步就诊建议 。」屠建莹说,每当那个时候,她就会觉得,无论是做医生的女儿,还是成为一名医生,都是值得她自豪的 。
医生|致敬!了不起的“医学世家”
文章图片


图:屠善庆与女儿屠建莹
而对徐宏涛来说,医院是个大家庭,同事、领导都是他自小就熟识的人,他的第一台阑尾炎手术,是胡平主任老大哥带着完成的,第一台腹腔镜胆囊手术,是方基兴老院长手把手教的……
也许工作的顺利、父兄辈关爱,让当时的他有点飘飘然起来 。有一次,新病人入院,他因为忙着其他事情,忘记了查看病人 。临到下班时候,发现病历未完成,于是,在没有问诊情况下,杜撰了病历,想第二天再补写 。
没想到,第二天是方基兴老院长大查房,查看这个病人时,徐宏涛硬着头皮汇报病史:「体检,肝脾肋下未及」 。
方院长严厉的目光扫过,让他不敢抬头,「这是一位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肝脾肋下未及?」
徐宏涛红着脸进行体检,「脾脏肿大到肋下3cm」 。
方院长的严厉异于平时:「嗯?仅仅会开几个刀就开始翘尾巴了,一位好医生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否则就是个开刀匠,不是医师 。」从此以后,徐宏涛再不敢马虎大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