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致敬!了不起的“医学世家”( 五 )


随着一台台手术在父辈兄长们指导下熟练完成,徐宏涛也逐渐成长,担任了学科带头人 。当年和徐宏涛一起入院的儿时玩伴们,逐渐步入中年,有人担任了学科骨干或者职能部门领导,为医院的发展而努力 。与徐宏涛同龄的丽水市中心医院,从二甲医院进入三乙医院,于2021年,顺利通过三甲复评 。
医生|致敬!了不起的“医学世家”
文章图片


图:徐宏涛一家三口合影
对家庭有亏欠
但所有的不解都会和解
医生是个辛苦的职业,不仅会随时被病人叫走,甚至周末都要值班,即使有时间休息,也要看文献、写论文,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
小时候,屠建莹家仅有的一张餐桌兼写字台被留给孩子们写作业,而屠善庆读文献、写论文的地方,只能在床上铺上纸板 。
屠善庆许诺只要孩子们不调皮捣蛋,等文章刊出、领到稿费,就奖励屠建莹和哥哥每人一角钱 。小小年纪的屠建莹就知道,父亲工作时要安安静静的,因为他在做很重要的事情 。
工作忙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少了 。那么身为医生的家属,他们又是怎样看待医生这个职业的呢?
「你对病人比对我还好,我当你的病人算了,不当你的儿女了!」这是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曹谦小时候跟母亲说过的话 。当时他觉得,母亲陪伴病人的时间比自己还多,曾心生不满 。
「上了大学,女儿有一段时间不回家了,在外租房住 。我的学生偷偷问我:「您是怎么把孩子伤了?」女儿后来对我说过:「妈,我觉得自己的地位还不如你的学生,我不像你的孩子 。」」廖秦平回忆 。
一度不理解父母职业的,还有王潍博的女儿 。女儿长大了还在打趣埋怨父亲,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去幼儿园和小学接孩子的家长,「以至于很多次不是在班里接,而是在传达室接」 。
女儿不知道的是,父亲能来接她放学,是出于对家庭的亏欠,挤出来的时间 。
医生|致敬!了不起的“医学世家”
文章图片


图:2016年,王潍博去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与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博士的女儿合影 。
后来这些孩子长大了,成为了像父亲母亲那样的医生,小时候的不理解烟消云散,站在父母站过的位置,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父母那时的感受,现在还会反过来给父母解压、出主意 。
在女儿心里,雷冬竹就是个选择了她热爱的事业的普通人,也有犯懒的时候,也会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
于她而言,母亲更像是一个好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院长 。两人是彼此精神的依靠,母亲大事小事都喜欢听听女儿的想法,小到医患关系的探讨,大到管理决策,甚至就连自己「要不要当院长」,母亲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 。
「被任命为院长的时候,母亲曾一度陷入纠结 。她曾告诉我她内心真实的想法——她认为自己还是喜欢临床的工作,可以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而当院长责任很大,而且会面临很多抽象的问题 。所以,自己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当这个院长 。」若若说 。
女儿给母亲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压力很大、责任很重,超出了你身体和精力承受范围的话,其实不当院长也没关系 。但是,我觉得作为现代女性,不应该只追求家庭的安稳,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有热情,去追求更高的职位无可厚非 。到了更高的层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能够去做更多的事情 。这是一件好事 。」
说了这么多,也许细心的你会发现,医生的另一半怎么没有表达过「不满」?是的,身为医生的家属,要么两人都是医生,互相理解,要么就是早就习惯并理解了另一半的工作,自觉为家庭付出更多一点 。雷冬竹的女儿若若说,父亲承担了更多做家务、辅导作业的活儿 。王潍博也评价他的夫人,「为了我在前方成为一个好医生,她在后方付出了太多 。」每一个医生的家属,都值得尊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