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汽车“芯”动上海滩( 四 )


一颗芯片的生产过程包括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各个环节 。自1987年以来 , 芯片产业全球高度分工 , 欧美主导设计等上游环节 , 东亚负责制造和封测等下游环节 。而只有在封测环节 , 中国台湾和大陆占据领先地位 。
整体来看 , 截至目前美国、日本、欧洲、中国台湾地区形成对上中游核心产业全覆盖 , 依靠技术自主可控垄断半导体产业 。
“要跨过三个梯队芯片之间的每一堵墙 , 需要从芯片制造的全产业链进行升级” ,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 。
车企进入 , 芯片厂商不再孤军奋战“之前我们同行经常在一起私下讨论这个问题 , 对比国外 , 国内芯片晚了至少十年 , ”芯片工程师许文曾经去深圳、上海参加一些半导体工艺展 , “跟国外的相比确实差距很大 , 老外的产品一拿出来的 , 真的是眼前一亮 , 相当震撼的 , 我们短期内比较难撼动” 。
“国内真正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的不多 , 大多集中在封装测试 , 还有一些所谓的‘二道贩子’ , 他们买产品回来贴牌出售 。”一位芯片代理商称 。
在供货紧张之前 , 即在2019年之前 , 张路所在芯片代理销售公司的国内芯片客户很少 , 内部可数的就三、五条销售线 , 占的份额也很少 , 在公司销售额中都没单独拿出来看的 。
后边交期紧张以后 , 欧美芯片厂家开始对国内供应有一些限制政策 , 缺芯也越来越严重 , 下游企业开始感受到危机 。“一些国企和大公司 , 比如海信 , 他们都会有一套方案出来 , 要不要自研芯片 , 怎么做?”
政府对计划自研芯片的企业还有奖励措施 , 国产芯片必须得要做的 , 张路认为 , 这对于国内芯片厂商是一个机遇 ,  主要看谁能活下来 。
这个行业需要大量持续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 , 这也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领域 。很多企业熬不到上市那天 , 因为资金链断裂就都消失了 , 比如2019年芯片风刚刮进国内 , 创业型芯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之后芯片企业破产的新闻便层出不穷 。
因此 , 国产替代是一个异常艰难的长期工程 , 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风口 。随着汽车趋于电动化、智能化 , 即便疫情恢复 , 短期内缺芯局势形势很难扭转 , 缺货将会持续 , 供不应求 。
基于此 , 面临缺芯带来的影响 , 各车企不得不开始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或者芯片供应商 。“从19年开始 , 我们很多车企客户看到机会 , 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 , 只要能用的 , 他们都会开项目来做测试 。”一位从业者称 。
奇瑞汽车是许微所在公司的长期合作客户 , 购买一些低压MOSFET、低压大电流的Diode等器件较多 , 核心芯片都从国外厂家购货 , “但在这次危机后 , 高压大电流也开始使用我们的产品了” 。
“选择国产芯片 , 一方面是价格 , 一方面要产品好 ,  还有可能选择相信国产的一个信念 , ”在许微看来 , 很多车企都想着 , 未来在国内市场 , 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发展 , 逐渐替代国外 , 在国内去找合适的芯片供应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