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度热评|Keep赴港IPO,面向“自律用户”的生意好做吗?|钛度热评( 二 )
首席商业评论创始人卫明:
keep解决了两个痛点:降低门槛,能让人坚持健身运动(非竞技目的);以及,如何更加灵活与低成本的拥有一个健身或者瘦身计划 。此外,它每天的直播课气氛也不错,对很多人来说,不仅能利用碎片时间健身,也是一种居家娱乐活动,不用特别痛苦的坚持,适合大部分人,也是很好的获新客以及带货的手段,特别在疫情频繁出现,大家不方便去健身房的时候 。
Keep从工具入手,通过减脂等概念线上指导课程黏住用户,再通过会员费和带货商业化 。商业模式清晰但天花板比较明显,未来需要通过新中产的其他需求来实现更多收入 。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
在分析Keep上市的时候曾经专门讨论过,Keep其实是有些着急的,毕竟始终在亏损,后面又面临着美股上市不成转战港股,这次终于要回港股了,Keep的发展还有未来吗?回港股上市,Keep能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吗?
首先,Keep所在的赛道相当不错,健身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信仰” 。相信有不少人都曾经对于健身是一个懵懂甚至无知的状态,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在意自己的身材和身体健康,健身已经成为了当代都市白领的一种“生活方式”,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中国的健身人群为3.0亿,预期到2026年将达到4.2亿 。2021年,中国的线上健身人群渗透率达到45.5%,美国为67.9% 。同时,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的人均年支出为人民币2596元,远低于美国的人民币14268元,显示出增长潜力,从这个赛道来说,Keep无疑在一个具有极大市场发展潜质的快车道上,这是Keep非常不容易的地方 。
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的当代年轻人来说,虽然健身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开始普及,特别是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加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别无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人都非常繁忙 。而Keep的出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就扮演着这种角色,在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健身房、拥有健身私教的情况下,跟着Keep练几乎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这是为什么Keep可以走红的原因 。
其次,Keep的亏损是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不在亏损上 。当Keep宣布港股上市的时候,大多数媒体都第一时间把自己的目光投射到了Keep的亏损之上,实际上Keep的亏损是问题不是核心问题,科技类公司特别是刚上市或者准上市的科技类公司,亏损其实是一种常态,大部分的科技股企业上市之初也都是一种亏损不赚钱的状态,所以Keep其实也不例外,其亏损是符合大部分科技股公司的逻辑的,虽然需要关注,却也没必要过度关注 。
然而,对于Keep来说,最需要关注的不是Keep的亏损却是Keep的商业模式,Keep当前的主要商业模式或者说盈利模式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广告、会员付费和Keep产品 。广告是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盈利的核心来源,毕竟当前有流量就会有生意,自然也就会有广告,这对于Keep这样的公司来说也是概莫能外的,广告生意是不错的生意,但是这个生意的瓶颈却也非常显著,毕竟从当前的市场来说,Keep作为一款健身类应用,下载他的用户往往是为了运动,从某种意义上Keep就是一种工具性的应用,作为工具性应用来说,Keep有用户却有场景限制,这实际上直接导致了Keep本身的优势不显 。
再说付费会员,付费会员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是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悖论,很多人愿意给私教花上几千上万却往往不愿意花几百块钱冲一个会员或者买个几十块钱的课程,虽然随着应用的发展,用户的付费意愿会上升,但是很多人用Keep就是冲着一个便宜或者免费的健身课程去的,想要大家给用户付费多花钱,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keep|Keep要上市,它的兄弟们过得咋样?
- 钛度图闻|青年高消费人群,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领跑全球 | 钛度图闻
- 投稿|Keep巨亏、Peloton要卖身,居家健身的风吹不动了?
- 投稿|猛烧8个亿,Keep着急了
- 投稿|Keep巨亏冲击上市,更多玩家苦苦挣扎,互联网健身是个好生意吗?
- 钛度图闻|一文回顾基金投资数据,哪些“稳赚”规律值得关注? | 钛度图闻
- 投稿|3年亏12亿,Keep没有盈利自由
- 投稿|Keep背后的三位关键80后投资人
- 钛度热评|涨价的星巴克,是否已陷入“中年危机”?|钛度热评
- keep|Keep推出优选健身馆,有多大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