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度热评|Keep赴港IPO,面向“自律用户”的生意好做吗?|钛度热评

钛度热评|Keep赴港IPO,面向“自律用户”的生意好做吗?|钛度热评
文章图片

keep
2月25日,Keep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冲刺“线上健身第一股” 。
2021年,Keep收入稳步提升,但亏损也逐渐加剧,招股书里披露的线上健身内容、智能设备和配套运动产品,哪项将成为Keep盈利的主要支撑点?
在咕咚、Fit健身等线上健身应用,超级猩猩、乐刻等线下健身房的竞争之下,Keep的差异化定位和竞争优势有哪些?
用户健康意识觉醒、全民健身的大趋势下,Keep等线上健身品牌又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会?
本期《钛度热评》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Keep赴港IPO,面向“自律用户”的生意好做吗?”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
惊蛰研究所李晓琳:
在全民健身以及时间碎片化的大趋势下,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Keep很难不被看好 。
短期来看,线上健身能够通过销售运动设备和相关产品实现收益,但是由于国内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有一定限制,因此大型运动设备的销售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挑战,并且运动设备一般不存复购的情况,所以“硬件”销售的收入容易受到用户增长的影响 。
而从长期看,线上健身更需要依靠会员增值服务和健身内容的长尾效应实现持续增长 。目前线上健身与线下健身,在体验感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在有限的居家场景下,实现更好的健身体验,这是Keep当下以及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发展机会 。
【钛度热评|Keep赴港IPO,面向“自律用户”的生意好做吗?|钛度热评】牛刀财经主编朱腾飞:
7年连拿了8轮融资,这背后不排除是被投资人“逼着”上市,毕竟这家公司从创立到如今七年时间,投资人也急于变现,而登陆资本市场则是这家公司必须的选择 。目的很明确,上市融资圈钱 。但外界这家公司最大的质疑就是其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的探索遭遇到了阻碍,会影响整个赛道,能否顺利上市,Keep需要给投资人讲一个全新的故事 。
价值研究所编辑林之柏:
从营收结构来看,Keep现在有自有品牌产品、订阅会员及线上付费内容、广告及其他服务这三个板块,主要营收来自前两者,广告业务体量还很小 。尤其是自有品牌产品,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占比超过50%,且同比增速也是这三大业务板块中最快的 。
Keep现在的发展战略,应该是让硬件销售和订阅内容/付费会员体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和美国的Peloton一样 。后者也是以硬件销售为主,主打智能跑步机和自行车,再辅以更多定制内容和课程,扩宽营收边界 。目前Keep对内容十分重视,但两块业务的结合做得还不够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联动 。
不过从Keep的流血上市就能看出,互联网健身平台的生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红火 。比如在2018年还力压Keep和咕咚,坐拥运动健身APP最高月活用户规模的悦动圈已经4年没有完成任何融资 。而在2014年风口刚爆发那会儿,悦动圈可是腾讯、小米争抢的优质标的 。
这也就意味着,光靠当前营收和商业化模式不足以支撑互联网健身平台的长远发展,未来它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业务 。比如加强和线下消费场景的融合,Keep就开始和线下连锁健身房联手打造优选健身馆;又或者面向B端提供团课等产品/服务,或者加强和直播生态的结合,打造个人IP提高付费内容和课程的用户黏性,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