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碳酸锂涨价的冰山之下,还藏着一座氢氧化锂冰川

新能源|碳酸锂涨价的冰山之下,还藏着一座氢氧化锂冰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阿尔法工场
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
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
——维琴尼亚·萨提亚 。
自冰山理论诞生后,弗洛伊德、海明威、萨提亚等巨匠分别在各自领域对其加以诠释,广泛运用到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界等 。
想必各位读者对该理论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
对于笔者而言,冰山理论揭示出一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现象 。有一种不自知,是认知不足造成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
2021年是新能源车发展史中极具爆发力的一年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2月新能源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远超年初预期 。 
全年来看,新能源汽车1-12月的渗透率达14.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同样迎来高增长时刻 。去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154.5GWh,同比增长142.8% 。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74.3GWh,占总装机量的48.1%,同比增长91.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机量79.8GWh,占总装机量的51.7%,同比增长227.4% 。
数据背后,折射出锂电产业的变与不变 。
不变的是,赛道景气度依旧高企;变的是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近年来首次超过三元锂电池 。
谈起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二者更像锂电池一家的亲兄弟,在新能源车发展的历史上相爱相杀 。
01、价格“冰山”浮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电池的安全性能被放在首要位置,磷酸铁锂和钴酸锂备受青睐 。
而后随着高端乘用车型的出现,消费者在安全性能基础上,对续航里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
由于磷酸铁锂比容量普遍在130-150 mAh/g之间,三元电池的比容量则可以达到200 mAh/g以上,因此三元电池逐渐登上舞台 。
关键性转折发生在2017年,在这一年,补贴新政首次将能量密度作为考核指标 。
对于能量密度低于90wh/kg的车型不再补贴,90-120wh/kg的车型补贴系数为1倍,120wh/kg以上的车型补贴倍数为1.1倍 。 
之后政策不断提高被补贴的电池标准,至2020年125wh/kg以下的车型无补贴,160wh/kg以上的车型补贴倍数为1倍 。
正是财政补贴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从2016年的23.5%提升至2020年的64.1% 。
新能源|碳酸锂涨价的冰山之下,还藏着一座氢氧化锂冰川
文章图片

可2021年的情况再度发生改变,磷酸铁锂出货量反超三元 。其背后原因有两层,其一是CTP 、刀片电池等技术的开发使得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大幅提升 。
其二是新能源赛道的高企,促使上游资源价格暴增 。除了锂价的暴涨外,三元电池使用了稀缺且价格高昂的钴、镍,使得成本大幅高于磷酸铁锂 。
双重因素符合降本增效的第一性原则,再加上锂电池补贴退坡,车企间竞争加剧等外生变量,导致今年铁锂迎来大爆发,出货量超过三元电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