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中概股上演“大奇迹日”:监管破冰带来曙光,仍藏杀机?( 四 )


很明显,遭遇了这一轮世上罕见的暴跌洗礼之后,在美上市中概股都明白,需要尽早为自己铺好后路 。
那么对比私有化退市后重新上市,双重主要上市和二次上市,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对此,价值研究所认为,虽然双重上市并非对所有企业适用,但对现阶段符合要求的在美上市中概股来说,是可选的最优解 。
一方面,和私有化退市相比,双重上市成本较低,且股本保持流通的情况下,不确定性也会降低 。
不久前正式被京东收购的德邦物流就正面临是否私有化退市的抉择,外界对其高达135亿的估值已经产生诸多怀疑 。再比如在去年完成私有化的首创置业,注销价总额高达52.89亿港元,成本相当惊人 。
另一方面,已经尝试在美港两地股市双重上市的企业交出了一份稳定的成绩单,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参考 。
例如此次被列入临时识别名单的百济神州,2016年登陆纳斯达克,2018年即返港双重上市,目前在美港两地股市的走势几无差异,最大限度保持了市值、股价的稳定 。
更重要的是,相比起回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百度和网易等巨头,双重上市的中概股完全满足两地监管要求,不仅日后想回流A股更加方便,还能扩大股东基础 。
投稿|中概股上演“大奇迹日”:监管破冰带来曙光,仍藏杀机?
文章图片

左:百济神州港股,右:百济神州美股
对于双重主要上市这股潮流,香港监管层也早有预期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就曾在2月份表示,内地企业的市场融资需求庞大,香港已为此做好准备:
“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在检视主板上市规则,研究在充分顾及相关风险的情况下,修订上市条件配合有关集资需求 。”
正如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中概股回流港股是比A股更实际的选择,现在关键就看双方能否尽快弥合各种分歧,创造更好的上市环境了 。
 而对于仍身处风暴中心的一众在美上市中概股来说,监管层释放良好信号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它们也要意识到未来一切仍有变数 。无论私有化退市,二次上市还是双重主要上市,做好两手准备总是没错的 。
写在最后:在今早的报道中,包括中国基金报、证券时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新浪财经等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用了同一个词来形容中概股昨夜的表现:大奇迹日 。
相信熟悉港剧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个典故被发扬光大,还要多亏TVB的代表作《大时代》 。片中恒指单日狂拉千点的奇迹时刻,以及主角们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交替徘徊,都成为无数股民心中的经典 。
但立足当下,价值研究所想借用片中另一句台词,送给这狂热的市场:股市没有永远的赢家,这时代变得实在太快,快到让人分不清是好是坏 。
考虑到股市目前的高波动性以及背后并不稳定的资本流向,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是每一个投资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