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美国第一次Biotech泡沫启示录( 三 )


除了对于创新药的鼓励,FDA还在1989年被曝出严重的贪腐事件,由于众多药企争夺首仿药资格,因此不少药企对FDA进行贿赂 。最终有42名相关人员被罚,10家仿制药企业受到牵连 。
经此一役,公众对于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质疑甚嚣尘上,投资者对于仿制药的信心降至冰点 。在当时的民意调查中,很多百姓甚至表示将不会考虑使用仿制药 。
FDA鼓励创新的做法与当时刚刚崛起专注于创新的Biotech公司的诉求不谋而合,因此没有仿制药包袱的Biotech公司自然而然成为了资本宠儿 。
在FDA的助力下,美国Biotech企业迎来了他们的“黄金十年” 。
《Hatch—Waxman》法案加持下,一时间Biotech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大批出现 。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1995年的统计,美国1300家Biotech公司中,有超过千家是在《Hatch—Waxman》法案推出后成立的,而这个行业的平均员工年龄也只有33岁 。
在最疯狂的1992年,Biotech公司股价一年大涨超过250%,像CENTOCOR和SYNERGEN这样的老牌公司更是红得发紫 。
政策对于行业及公司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不止美国,国内更是如此 。
2019年,中国医药产业在药监局的鼓励下,加速了对创新药审批的速度,简化了流程,为创新药的爆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时间,从CXO,到创新药,再到基因检测,无不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 。
毫无疑问,即使是生物技术最尖端的美国,也不可能同时培育出数百家优秀的Biotech公司,这其中势必有公司被高估了 。
我们目前的技术远没有美国发达,但却诞生出很多估值不低的公司,甚至部分企业License in后,估值比这款产品的原药厂家还要高 。显然,泡沫正在加速酝酿,而政策的鼓励加速了泡沫的形成 。
03 繁华落去,归于平静当市场的预期大幅超越公司的本身价值,泡沫就这样出现了 。
纵观FDA整体的政策轨迹,其实它是创新药与仿制药同时支持的 。之所以支持创新药,是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而支持仿制药则是全方位降低药物的售价,推动整个国家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
因此,90年代初FDA过于鼓励创新而打击仿制药的做法,无疑是特殊时间节点下的意外之举,显然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为何市场对于创新药的预期在1992年达到顶峰的原因 。
对于创新药企而言,“故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则是将这个“故事”变为现实 。
正如前文所述,一款新药在90年代的研发周期在14年左右,而其中临床前+临床阶段的时间在十二年左右 。实际上,一款药物推出十年,几乎已经能够验证它是否能够成型 。
从1983年算起,至1995年正好是十二年,也就是说1993-1995年是第一批Biotech企业兑现承诺的时刻 。
然而,在享受到市场的高估值后,大多数的Biotech药企却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再加上本身这些公司就没有业绩支撑,所以也就造成了预期与业绩的双杀 。
以代表美股Biotech公司的BTK指数为例,从1992年底的阶段高点176点算起,至1995年中期的底部77点,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跌去了56% 。
投稿|美国第一次Biotech泡沫启示录
文章图片

文章开头提到的Synergen公司,只不过是无数研发管线失败公司的一个缩影 。当此前讲的故事难以自圆,导致投资者开始不再相信所谓专家的观点 。由于生物技术本就看不见摸不到,因此无论好坏的Biotech公司,一并乱杀,这才造成华尔街分析师所担心的“Biotech公司大崩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