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三 )


随着云计算行业内的价格战不断推进,竞争不断升级,中小云服务厂商面临的市场环境也逐渐恶化,能够辗转腾挪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
03、被丢失的信心资本市场对几家云计算中小厂商已经基本失去信心 。
如前文所言,随着互联网大厂将to B作为重要战略,阿里云、腾讯云等头部玩家开始大量投入人力财力,抢一些脏活儿、累活儿 。中小云服务商此前的一些打法,包括深耕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等已经很难再有奇效 。
【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财报显示,优刻得2021年的营收预告增速为18.46%,金山云去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为37.52%,青云科技2021年的营收下滑了0.75%,它们的收入增速都没能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市场份额,三家企业都没有出色的表现 。
这可能也是资本市场为何对三家企业失去信心的原因 。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保持投入和增长的平衡的同时,找寻到成功的破局之路,成了摆在中小云厂商面前最大的挑战 。
投稿|云计算不相信小厂
文章图片

有观点认为,混合云、多云部署等市场可以为国内第二梯队的云计算厂商提供成长空间 。尤其国内的政府和大型实体企业重视数据资产的安全,普遍对混合云甚至私有云更感兴趣 。
不过混合云、多云部署的蛋糕,中小云计算服务商未必能享受到多少红利 。有业内人士告诉巨潮,企业客户会在多云之间切换,但一般也会倾向于价格最低、搭配资源的头部厂商 。玩家一旦退出了云服务商的主流梯队,想要逆转局势很难 。
此外,云越私有,项目实施就越重 。虽然客单价高一些,但人力成本也大幅提升,留给云服务商的利润反而更低 。许多独立云厂商接这类订单,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以优刻得为例,2020年其混合元、私有云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仅有16.8%和14.38%,利润率较为微薄;且由于公有云业务仍然占营收的3/4左右,因此混合元和私有云业务很难拉动整体营收的增速 。
将云与大数据、AI相结合,推出综合式产品,也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差异化路径,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优刻得2019年即提出要拓展多元化产品的经营策略 。财报显示,优刻得2019年已经有了80款产品,其产品覆盖的企业用户也已过万 。
不过,这部分业务短时间内仍然很难提升规模 。冰鉴科技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告诉巨潮,优刻得目前在多元化产品上的尝试赚的都是辛苦钱,想盈利以及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比较困难 。
国内云计算市场本身足够大,客户需求也多种多样,头部企业虽然竞争力强大,也仍然会有部分得以留给行业小厂的空间 。只是小厂们能否靠这些夹缝中的需求快速增长、夺回市场,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
04、写在最后中小云厂商加速失血之际,行业的竞争态势也在起变化 。今年以来,各家巨头企业对云的态度正在降温,从过去不计成本地扶持,正在转变为自负盈亏 。这对于中小云厂商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消息,它意味着在一些定制化项目、行业解决方案上,巨头的扩张步伐将有所收敛,而中小玩家的施展空间得以扩大 。
但云计算厂商们还没到追求利润的阶段,云计算市场的比拼还远未到终局 。阿里集团副总裁刘松曾表示,2019年时云计算企业只承载了全世界所有IT投入的10%,还有90%的拓展空间 。因此未来3-5年(2022-2024年),云计算厂商的规模导向肯定大于盈利导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