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颐海国际蒸发1400亿后,如何调出资本新味道?( 三 )


那么,这对于一年时间股价暴跌85%的颐海国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03、跌了又跌,估值是否已到底?在2016年刚登上港股时,颐海国际的发行价是3.3港元,到去年2月份最高曾涨到148港元,五年涨幅超过40倍,妥妥的大牛股 。当时如果有人说颐海国际会在一年后跌到20块,估计没有几个人相信,但资本市场就是专治各种不服 。
其实,不只是颐海国际市值蒸发去了一大半,过去一年其竞争对手天味食品也从68元跌到了18元,其他诸如海天味业、恒顺醋业、中炬高新、安井食品等调味料同行都有相当大幅度的下跌 。
这种现象说明,颐海国际的股价走低,很大程度上有来自宏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疫情影响下整体消费需求偏弱、社区团购带动小品牌导致竞争加剧,以及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涨等,都给调味品行业各个细分龙头的业绩造成了一定业绩压力 。
此外,资本市场的整体调整对股价的冲击同样很严重,其中港股公司比A股的日子更难过 。
体现在估值上,截至3月18日,颐海国际的市盈率(TTM)约为24倍,相比A股同行,在港股的颐海国际目前的估值已经处于明显的低估的状态
投稿|颐海国际蒸发1400亿后,如何调出资本新味道?
文章图片

这是不是说已经可以“抄底”颐海国际了呢?也许在某些机构看来是这样的 。3月8日,瑞银(UBS Group AG)以每股均价25.42港元增持颐海国际44.33万股,涉资约1127.2万港元 。
在去年10月份,瑞银曾在研报中指出,因竞争加剧,而颐海国际的自有品牌正处于初期增长阶段,公司边际利润因推广和折扣预计将下降,预期其未来5年的销售将会放慢,首予“沽售”评级,目标价41.3港元 。
此次增持,相比瑞银的目标价还低了近40% 。也许在瑞银看来,颐海国际确实已经进入了“击球区” 。
但是,仍有机构对颐海国际持续看空 。几乎就在瑞银增持的同时,3月9日,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颐海国际的“沽售”评级,并且将公司目标价从31.2港元下降到21.1港元,降幅达降32.4% 。
花旗看空颐海国际的理由是,根据其近期的调查,颐海国际的火锅产品零售价下跌约30%,但减价促销效果有限,及销售指引面对挑战 。公司减少营销等投资预算,或抵销部分降价带来利润率负面影响 。花旗预计,颐海国际方便食品销售增长目标难以达成 。餐饮业市场不景气,公司难以将成本转嫁,该行估算,每10%原材料成本增加,将拖累颐海国际2022年盈利18% 。
其实,去年8月花旗就曾发布研报看空颐海国际,当时其将公司的目标价从43.7港元下调至32.9港元 。现在来看,花旗认为颐海国际仍然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 。
除上述两家机构外,高盛在1月份曾发布研报,将颐海国际评级由“沽售”上调至“中性”,目标价定为31.62港元 。同期国信证券也认为,公司的至暗时刻已过,估值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低位 。
如今,相比1月份,颐海国际又下跌了超过25% 。
综合来看,虽然颐海国际2021年的全年业绩还未发布,但不难推测,财报数据大概率不会很理想 。而近期的极端行情和瑞银的增持似乎也显示出,资本市场已经把这一利空消化了大半 。
未来,随着业务上逐渐“去海底捞化”与估值修复,颐海国际有望降低海底捞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影响 。虽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并不容易改变,但这次大震荡对颐海国际或许不是坏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