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东航空难之后引发争议的媒体报道:第一时间做「受害者报道」到底是负责还是无良?( 五 )
「冰点周刊」将报道主体放在了某位主动倾述的受害者家属 , 去深度呈现1位受害者的人生 。尽管这一报道对灾难成因几乎没有贡献 , 但其尊重了受害者家属的倾诉意愿和公开意愿 , 依旧称得上是规范的新闻报道 。
然而 , 「人物」的这篇报道不一样 。如果要对乘客进行群像式的报道 , 至少应该是有较为确切的证据证明空难事件与乘客有高度相关性 。在这样的前提下 , 媒体要追寻出灾难发生的事态链 。这有两个报道路径选择:一是通过自身的努力 , 发现之前调查未曾发现的铁证 , 将真相公诸于众 。这正是诸多成功的灾难报道过往所努力追寻和实践的;二是在无法追寻到真相情况下 , 经过采访和资料整合 , 将事件的发生再推演一遍 , 并结合现时的社会情态 , 做出自身的判断——这并非对灾难的判断 , 而是对这一灾难所发酵而出的社会意义的判断 。
遗憾的是 , 「人物」的这篇报道 , 选择错了前提和时间点 。在真相尚未查明之时 , 将报道主体对准大量的乘客 , 不仅对灾难成因毫无贡献 , 也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了“侵入式采访” , 有对其造成二次伤害的嫌疑 。
03 新闻伦理中的传者与受众「人物」的这番操作 , 涉及到的是新闻伦理的问题 。一方面 , 是新闻媒体自身的操守和规范 。
在我国过去的灾难报道中 , 叙事视角多数都站在国家和集体角度 。这一种视角的叙事起点是救助和秩序 。因此 , 我们会看到 , 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甬温线动车事故后 , 这一种叙事视角侧重点在于重建灾后社会秩序 , 找出责任方等 。
「人物」没有依循这样的叙事视角 , 将视角对准了个体 。个体视角的新闻报道 , 最具吸引力的做法是“唤起情绪” 。在复原灾难发生和缅怀受难者的过程中 , 一种情感的共享被建立起来 , 有助于以“唤起情绪”规驯某种认同 。在个体视角的灾难报道中 , 容易出现两种叙事原型:“悲情普通人”和“救援英雄” 。在“救援英雄”还未出现时 , 「人物」选择了前一种 。
毋庸置疑 , 观众对这样的新闻是“喜闻乐见”的 , 从数据上看 , 「人物」也达到了目的 。究其原因 , 是人们确实爱看“情绪波动大 , 具有戏剧性”的新闻 。美国学者奥斯特和日奥曼的一项实验研究指出 , 同样一则新闻 , 如果被访者十分情绪化、情绪反应较强 , 会加强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 , 那么观众会觉得问题的严重性比较大 , 情绪上更容易受到影响 , 更被吸引 。
然而 , 这样的报道对时间的拿捏很重要 。如果距离灾难时间太近 , 极容易引发“二次伤害” 。
在2004年6月10日凌晨 , 中国援建阿富汗的一个建筑工地遭到恐怖袭击 , 其中有11名中国人丧生 。而这11名不幸的中国人远在国内的亲属 , 就遭遇了大量媒体造成的“二次伤害” 。
受众爱看是天性 , 但能否忍住阅读量的诱惑保持克制 , 正是专业媒体的体现之一 。
另一方面 , 除了新闻媒体自身的伦理规范 , 还有受众伦理规范 , 即,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 。
推荐阅读
- 投稿|攒了三年的老本,海底捞一次全亏了
- 投稿|亏损41亿,海底捞没「底」
- 投稿|春装“预售45天”,成功让我“错过春天”
- 投稿|烘焙培训:轻松高薪背后,又是一场收割游戏?
- 投稿|京喜拼拼撤城,京东下沉的退与困
- 投稿|东南亚没有“五环外”
- 投稿|海伦司困于扩张:成本剧增,不敢停下
- 投稿|国产HPV疫苗竞速,谁会成为中国“默沙东”?
- 投稿|汽水音乐能去抖音化吗?
- 投稿|抗抑郁药里藏着“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