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外资云落寞简史

投稿|外资云落寞简史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知新,作者丨樟稻,编辑丨伊页
2013年末,一位网友在知乎上提出一个问题:外资云服务(如亚马逊AWS)进驻中国,竞争力如何,对现有格局会有何影响?
彼时,正迎来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亚马逊AWS在中国落地,通过前店后厂模式向位于中国各地的客户提供云服务 。
一些人持悲观态度,因为考虑到性价比和网络环境不同,AWS在美国的成功,不可能快速地复制到国内 。
更多的人则认为,AWS进入国内对所有玩家是一个刺激,一个市场出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肯定会引起对现有客户以及潜在客户的争夺;另一方面,AWS的进入会做大市场,吸引更多行业接纳云计算 。
直到2015年,有位网友在这个话题下作出回答:两年后再来看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
“云服务是IT的未来,巨头纷纷转型已是事实 。AWS在这块虽有先机,但技术栈上还不全面 。国内企业的快速成长令人喜出望外 。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刺激下,无论是研发还是运维能力都已今非昔比 。”
正如其所述,现如今,在国际市场上横行无忌的亚马逊AWS、微软云等一众云厂商,纷纷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
外资云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到底是如何落寞的?
“门前冷落鞍马稀”现如今,微软和亚马逊对国内云市场的野望和不满溢于言表 。
2021年3月,在Ignite线上技术大会上,微软宣布翻倍扩容在华的微软云,新增的数据中心将于2022年春正式启用 。
微软上一次大幅扩容是在2017年,同年两次扩容后,国内的Azure云规模提升6倍 。加上此次扩容意味着,今年以后微软云在中国的容量将是四年前的12倍 。
有动作的不止微软,几乎同一时期,亚马逊AWS也在国内着手投资 。
先是宣布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宁夏区域将进行二期扩容,预计新增厂房设施面积及可支持计算容量达一期的1.3倍;紧接着由光环新网运营的北京区域将新增第三个可用区,于2021年晚些时候发布 。
不仅如此,面对中国市场,两大云巨头的热切同样表现在人事任命上 。
2019年7月11日,亚马逊AWS宣布,任命现任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及张文翊为AWS全球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执行董事,现任AWS全球副总裁容永康将担任新的职位 。
彼时,AWS首席执行官AndyJassy更是直白地表示:“期待着张文翊女士将中国业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
微软云随后在2021年完成了负责人的更迭 。3月1日,微软宣布,任命前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侯阳接替柯睿杰,担任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与亚马逊AWS相比,微软的表述更显内敛,在声明中,微软称侯阳为“进取型的商业领袖” 。
两家海外云巨头加大对中国区的投入并不难理解,无非是看重云服务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 。
反差的是,在微软和亚马逊AWS气势汹汹地扩容背后,与在海外的横行无忌不同,两大云厂商在国内沦为国产云的“背景板” 。
可以看到,在微软和亚马逊2021年四季度财报中,微软云、AWS还保持着高增长、高利润的发展态势 。
以亚马逊AWS为例,作为公司王牌业务,云服务2021年总营收622.02亿美元,营收增速在2021年连续4个季度持续提升 。与之对比,国内“带头大哥”阿里云,2021年营收723.58亿元,遑论其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