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食品行业“塌房”永不停歇

投稿|食品行业“塌房”永不停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锦鲤财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继酸菜之后 , “螺蛳粉酸豆角”冲上热搜 , 土坑脚踩酸菜与豆角时刻挑战每个吃货的底线 。
今年315晚会上 , 最受到关注的莫过于“土坑酸菜” , 这让很多酷爱吃老坛酸菜牛肉面的消费者大为震惊 。同时在晚会之前 , 双汇火腿肠也因车间脏乱出现在了热搜上 , 又一次处在风口浪尖之上 。
众所周知 ,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层出不穷 。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 , 到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 , 再到今年的老坛酸菜事件 , 一件件都触目惊心 。近期 , 号称的“老坛工艺 , 足时发酵”的老坛酸菜 , 被曝出是在土坑腌制发酵完成 , 然后被制作成配料包供应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等多家知名食品企业 。
网友口诛笔伐 , 评论中不乏很多吐槽出现 , “还真是‘老痰’发酵、‘足’时发酵 , 还真的是恶心…”、“老坛酸菜面+双汇火腿肠 , 穷人的快乐不再有了…”
而食品翻车的背后 , 可能远远不止这些 , 这个市场中其实隐匿着更多不可言说的“秘密” 。
产业失衡的“大坑”“土坑酸菜”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 在这次事件中插旗菜业成为了“众矢之的” 。先说插旗菜业 ,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 , 生产基地辐射20多个乡镇及周边县市 , 生产近18万多亩地的芥菜、豆角、榨菜等蔬菜 。
很显然 , 插旗菜业是一家规模范围较大的地方性产业 , 据了解 , 该公司共有300个腌制池 , 每个池子可腌制100吨芥菜 , 仅去年就加工芥菜5.5万吨 。其次 , 乡镇中接近1/2的农户都在种植芥菜 , 此前当地媒体的报道中 , 还称创始人严钦武为“芥菜大王” 。
但是 , 在地方性产业里 , 由于工人对规定标准的忽视 , 以及公司监管机制的松懈 , 最终导致了“土坑酸菜”事件的发生 。在未被爆出这起事件之前 , 就有知乎网友曾在2015年发帖称 , “千万不要吃统一的老坛酸菜牛肉面 , 华容县有个注滋口镇插旗村插旗酸菜厂 , 有同学父母在里面上班 , 本人去看过 , 同学父母都建议我们不要吃 , 真的很脏 。”
事件被爆出后 , 这个帖子也被大众翻出 , 内容真假有待商榷 , 但“土坑酸菜”的卫生问题一直被大众所诟病 。从本质上来说是地方经济的过度依赖导致了酸菜产业的泛滥 , 让插旗菜业获益巨大 。
一则报道中 , 插旗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钦武算了一笔细账:一蔸两公斤重的芥菜 , 以现有价格算 , 直接卖鲜菜收益1.2元 , 经腌制初加工 , 可卖到2.4元 , 收益增加一倍 。如果制成方便面风味包 , 收益可达13.2元 , 收益增加10倍 , 并且激活了全县近3000人的运销队伍 , 拉动3000多人的劳务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