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例|如何识别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心尖肥厚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一种变体,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 。
由于心尖心内膜边缘可视化的技术限制,经胸超声心动图可能会遗漏轻度心尖肥厚HCM 。心尖肥厚型HCM的诊断标准正在演变,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
“经典”HCM的发展和进展归因于心脏肌节突变,通常表现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 。心尖肥厚型HCM发病较晚、预后较好,并且基因型-表型相关性较弱 。
今天小编为您分享一则晚发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例,一起来看看吧 。
病例介绍
基本情况:2010年,一名57岁高加索男性于门诊就诊,患者出现了与运动无关的左侧撕裂性胸痛,放射至背部,既往经常骑自行车 。患者有高血压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史 。
服药史:雷米普利、依折麦布和瑞舒伐他汀 。
家族史:患者的母亲从40岁起心脏情况不明,父亲在年龄较大时死于卒中 。患者的女儿和两个孙女都未曾明确诊断过心脏病 。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资料:
查体无特殊,血压130/80 mmHg 。
静息心电图:V5导联轻微T波倒置(图1,左图) 。
肌钙蛋白I:0.1 ng/mL(参考值
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由于ST段压低加重、高血压病情明显加重(237/100 mmHg),提前终止 。
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 。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脏磁共振成像:没有缺血迹象,LVEF为67%,心尖壁厚度为8 mm(图2,顶行图) 。
2013年,患者因再次出现心电图前外侧壁T波倒置(图1,中间图),再次住院,此时患者无胸痛症状 。
血压:140/80 mmHg 。
超声心动图:心肌轻度向心性肥厚 。
第二次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没有缺血迹象,心尖壁厚度已增长至11 mm,符合相对但非绝对心尖肥厚的标准(图2,中间图)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例|如何识别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随后,2016年和2018年的运动心电图显示:已知的ST段压低和运动性高血压 。
2018年底,患者再次出现非典型胸痛,并且活动障碍,NYHA分级为II级 。
血压 166/101 mmHg 。
静息心电图:全导联T波倒置(图1,右图) 。
高敏肌钙蛋白I:略升高,4.5 ng/ml(参考值
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障碍、明显的心尖肥厚(16 mm,图3) 。
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22 mmHg 。
2019年初,患者行第三次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了心尖肥厚(图2,底行图) 。
文章图片
图4
图5
讨论
在本文病例中,患者既往无症状,但之后了出现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为排除冠状动脉疾病,9年时间内进行了多次诊断检查,直到最终满足心尖肥厚型HCM的诊断标准 。
由于心电图的T波改变和症状的出现早于形态学改变,单一影像学检查不足以排除早期心尖肥厚型HCM 。
即使早在2010年,就可以看到心尖逐渐变细的现象,并且2013年时候,相对心尖肥厚很明显,但是并没有满足传统的HCM诊断标准(室壁厚度>15 mm) 。
2019年相对肥厚发展为绝对肥厚,从而支持相对心尖肥厚为心尖肥厚型HCM早期表现的观点 。
这强调了心尖肥厚型HCM特殊诊断标准的必要性,而在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指南中还并未提及 。
与其他HCM变异体相比,心尖肥厚型HCM发病较晚,且逐渐加重的原因尚未确定,现有数据也未显示出明显的致病基因型 。
与非心尖肥厚型HCM相比,心尖肥厚型HCM似乎预后更好 。
HCM风险计算工具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可能不可靠 。
患者的症状最有可能归因于微血管和舒张功能障碍 。虽然微血管功能障碍通常在血管扩张剂应激成像中可检测到,但这在多巴酚丁胺负荷成像中可能不明显 。
推荐阅读
- 肥厚型心肌病|别不把房颤当回事!“年龄”是房颤的最强预警信号…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全球首例!湘雅二医院完成无创精准放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原因竟然是“缺钙”?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男子常年呼吸困难,只因心肌肥厚所致?介入微创助其获“心”生
- 心肌病|变性心肌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创新药给患者带来希望
- 扩张型心肌病|健哥说|球王马拉多纳是不是由于扩张性心肌病致死?
- 扩张型心肌病|导致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猝死的“扩张性心肌病”,是怎么回事儿?
- 扩张型心肌病|困扰马拉多纳的扩张型心肌病,如何破解生死局?
- 扩张型心肌病|恢复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不建议尝试停止药物治疗
- 生物瓣膜|TAVR推动百亿级“心尖上的生意”,未来十年国产生物瓣膜即将乘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