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揭秘肿瘤治疗乱象背后,不合理治疗的界限在哪?( 三 )


王东林说:“为遏制‘以药养医’,国家一方面通过一些举措大力降低药品价格,另一方面也对医院提出降低药占比的要求 。医院也面临一定的生存压力,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检查比例升高,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 。”束永前表示,医院因多方重合诊疗造成治疗过度的问题的确存在 。比如,胃痛的人会先看消化科,当医生问诊后怀疑是肿瘤,就会开一些肿瘤检查单或药物;在消化科经过检查和诊断后,患者最后还是要转诊到肿瘤科或专科医院,此时可能又要进行一系列检查,这也是种“过度” 。
4
患者诉求也可能扰乱诊疗
束永前说,多数人在听到患癌后容易因恐惧而失去理智,尤其是晚期患者 。肿瘤科医生时常能听到一些患者或家属说:“一定要用最好的药”“要想办法,哪怕多花钱也不怕”……
有的人甚至指定医生必须开某种药品,如果医生不答应,他们就去别处买药吃 。这种随患者意愿开药的现象也会导致不规范治疗,进而可能最后人财两空 。
肿瘤治疗必须规范化
曹泽毅认为,不管医生还是普通百姓都不该因一篇文章而产生“一棍子打死”的误解 。如果大众因此觉得多数肿瘤医生都不负责,从而增加医患之间对立情绪的话,不仅会抹杀我们在肿瘤治疗上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也会不利医生未来的工作 。
对于张煜医生反映的情况,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出了三大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
规范、指南是否是金科玉律?
医生诊疗参考的规范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国家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例如卫健委制定的常见病诊疗规范等,其中的治疗方案、药品说明书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
二是由行业协会制定的指南和共识,这是2/3及以上的专家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基于所采取的证据形成的一种判断或原则,所以其中都没有绝对命令的语气,而是“建议”,并标注上“强烈推荐”“中等推荐”等 。
张煜提及,有科室制定统一策略,不遵从最权威的肿瘤治疗指南,增加患者经济花费、毒副反应甚至死亡率 。
曹泽毅认为,肿瘤治疗中,是遵循诊疗规范还是要个体化治疗,两者并不矛盾 。诊疗规范是基础,每年都在完善,可作为重要参考,特别是经验不足的医生 。但医生也应在规范基础上,结合每位患者的特点,用自己最大的智慧争取最好的结果,哪怕承担风险 。
此事过后,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肿瘤患者或家属,也许会读诊疗指南以确定医生的决策是否规范,医生对此不应反感,而应充分解释和说明医疗决策,取得同意后再治疗 。
王东林说:“制定指南、共识是否应该加以规范,这也是行业面临的问题,只要是人制定的,就难免有问题 。”他认为,尽管指南可能还不够完善,也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制定的,而且每年都在修订,是一定时期最合理的诊疗依据 。除非某些特殊情况,如经过高级别的院级或院际专家会诊,否则不应违背诊疗指南,也不能超适应症用药 。医生不能认为自己有经验,就去冒风险使用未经严格循证医学验证方法或药物,把病人当成“小白鼠” 。
医生|医生揭秘肿瘤治疗乱象背后,不合理治疗的界限在哪?
文章图片


不合理治疗的界限在哪?
“在临床中如何准确拿捏‘合理’‘适度’,可能行政监管机构、行业内都很难去平衡 。”
王东林说,其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包括医患沟通,可以举两个例子:比如大部分指南或规范中规定,早期肿瘤手术后不需要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但经常有患者不理解,有的医生立场不坚定,就给患者做了化疗,这就造成了过度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