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88个三四五线城市,能不能扛起文旅复苏的大旗?( 三 )


排在首位的是 , 有“基因缺陷”的文旅地产项目 。文旅地产在很长时间内是房企们用于在下沉市场“勾地”的利器 , 既能满足地方政府的文旅发展目标 , 又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土地 。但是经过了2012-2014两年爆发期之后 , 这些文旅地产项目并没有在三四五线城市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 甚至成了一些的隐患 。
位于海南儋州的海花岛项目和位于河北承德的滦平饮马川都是因为“脚踩”生态 , 最终被拆了数十幢建筑 。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之外 , 更致命的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开发文旅地产项目的开发商并不具备运营能力 。众所皆知 , 文旅项目投资成本大 , 回报周期长 , 而开发商只想着借助高杠杆进入下沉市场快速捞钱然后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最终 , 这些文旅地产项目未能很好地拉动当地文旅产业的产值 , 反而间接推动了地方房价的疯涨 。
紧随其后的是 , 千篇一律的特色古镇和街区 。受到乌镇、成都宽窄巷子、杭州河坊街等古镇和特色街区等优质文旅项目的启发 , 本身拥有一定古旧建筑及街区的三四五线城市就成了不少运营商的目标 。仅山东境内 , 就有沂州古城、青州古城、台儿庄古城、即墨古城、莒国古城、郯国古城等预计20余个古城项目 。但是特色小镇的灵魂除了这些能够体现在地文化的物件之外 , 更重要的是内里的文化底蕴以及配置的相关文旅产业链条 。
例如手鼓演奏、搅搅糖、龙须酥等表演和小吃 , 既可以在贵州青岩古镇中看到 , 也可以在安徽三河古镇里见到 , 更不要提全国皆有的“xx地老酸奶”了 。原本是寄希望于小镇和街区能够成为三四五线城市的地方文化解读者 , 没成想他们只是充当了“文化搬运工” 。
排在末位的是 , 跟风式的“短效”文旅项目 。一般情况下 , 一二线城市往往会催生新文旅消费类目或是风潮的诞生 , 而三四五线城市则会扩展并放大 。例如玻璃栈道和玻璃吊桥项目自2018年开始 , 每年新增数量都在上百条 。而这些项目一般建设成本、安全检测以及运维成本都不低 , 对于本就资金不算太宽裕的三四五线城市而言 , 是一笔需要谨慎的大额投资 。
另外 , 除了刺激之外 , 这类文旅项目并无其他的文旅消费点 , 难以构成二次消费 。再加上视频等社交媒体的导向 , 相关热点过去之后就鲜少再被提及 , 文旅引力锐减 。想象一下 , 若干年后 , 还记得西安摔碗酒的人又会有多少呢?
文旅复苏的大旗 , 288个城市能不能扛起?当下正值全球新冠疫情第四波流行高峰 , 一些城市又静了下来 。不过疫情总会远去 , 而文旅复苏同样是大势所向 。坦白说 , 即便是在乡村振兴、高净值人群回流开辟小众秘境或是文旅企业下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三四五线城市的文旅发展目前还是在从1.0迈向2.0的阶段 。而且 , 从目标客群消费力而言 , 一二线城市几乎是“全员” , 而在三四五线城市部分人群的文旅消费意识尚待启蒙 。不仅如此 , 文旅项目和一些海外文旅企业在进入中国时也会优先选择一二线 。因此 , 文旅复苏的大旗之争目前尚不成立 。
【投稿|288个三四五线城市,能不能扛起文旅复苏的大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