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88个三四五线城市,能不能扛起文旅复苏的大旗?

投稿|288个三四五线城市,能不能扛起文旅复苏的大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空间秘探 , 作者 | 孟沙沙
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24家机构单位的调研中 , 当被问及是否会在三、四线城市布局 , 核心板块之一为文旅业务的华侨城表示 , “不会拘泥于城市能级这一单一标准 。因为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不因城市能级而削弱 , 反而在某些文旅资源禀赋比较优秀、城市综合竞争力上升中的三四五线城市更具竞争力 。”同时 , 也有一些行业观点指出 , 三四五线城市在这一轮新消费的演进中 , 很有可能是一二线城市的预演 。如此说来 , 文旅复苏之风会不会率先在288个三四五线城市兴起 , 然后完成一次“自下而上”的逆向而生?
大话还是实话?关于“一二线”与“三四五线”的商业潜力强弱之争 , 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 而且文旅企业们也早已用多个项目的布局告诉了外界自己的衡定结果 。以华侨城为例 , 在三四五线城市先后布局多个项目 , 如2022年首个开工的大型文旅项目杨凌欢乐田园项目就坐落于陕西县级行政区杨凌示范区内 , 华侨城旗下“卡乐星球”主题公园品牌的首发之作也选择落脚于广西柳州 。
个体之外 , 三四五线城市的文旅市场潜力究竟如何?“文旅业务在三四五线更具竞争力” , 究竟是大话还是实话?
从宏观层面来看 , 据《2021年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 , 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活跃 , 五一乡村地区居民出游率达14.3% , 小镇青年、农村居民也成为出游新势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 , 从部分文旅相关类目的数据表现也佐证了上述宏观趋势 。
其一是高速增长的在线旅游用户群体 。据《2021年中国在线旅游产业全景图谱》显示 , 一、二线城市在线旅游渗透率已经渐趋稳定 , 难有更大突破 。但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35.9%上升到2019年年底的46.1% , 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截至2021年6月底 , 同程旅行注册用户中 , 居住于非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达到86.6% 。
其二是人均旅游消费增幅向一线看齐 。据《2022“她旅途”消费报告》显示 , 2021年女性旅游人均消费增幅排序为:新一线城市、五线城市、四线城市、三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城市 。而且 , 2021年女性旅游人均消费同比增长幅度最高的客源地为湖北、宁夏、陕西、内蒙古、海南 , 包含大量非一二线城市的省份
其三是智慧景区普及和使用比例增长显著 。据《2021年国内旅游预约数据报告》显示 , 除热门城市外 , 洛阳市、延安市、阿坝州、乐山市、黄山市、湖州市、齐齐哈尔市、清远市等三线及以下城市预约和出游热度增长显著 。同时 , 不少三四五线城市也在加快推动智慧景区的建设 , 如山东省诸城市文化、河南洛宁县、黄龙溪古镇等先后上线旅游智慧导览系统 。
其四是电影等文娱项目消费力逐渐走高 。2021年的国庆档 , 让电影人再一次认识到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据相关统计 , 国庆假期三四五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持续走高 , 特别是四线城市观影人次 , 占比为近三年同期最高 , 达到29.4% 。其中 , 《父辈》在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接近四成 , 超过两部前作 , 印证了“我和我的”系列持续释放的IP品牌效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