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蹭空难热度做内容,“脸都不要了”( 三 )


除了利用灾难事件推销自己的,还有借助所谓“未登上飞机”等戏剧化情节来引流的账号,一样让人们感到不适 。
在灾难事实得到确认后,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将近20位自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飞机的人员 。最终只能证实有2人是出于天气原因或提前退票,与灾难擦肩而过 。
编造事实、吸引眼球,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但能利用人们对灾难共情的心理吸引流量、增长粉丝 。在灾难发生之后短时间内真伪难辨的信息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很容易被这些戏剧化的情节所影响,使流量向这些有着“离奇经历”的内容上聚焦 。
等到人们从灾难事件的冲击中缓和之后,也就不难发现,相当多自称“未登上飞机”的内容不堪细究 。但对于信息环境的污染已经造成,相比商家和个人自作聪明的借势营销,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在灾难时刻编造虚假信息吸引流量,都是一种更加恶劣的行为 。
还有的人或许出于无心,让一些旧视频也混杂在事故现场视频中进行传播 。在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主力的时代,人们往往会将相似事件的视频混为一谈 。相比图文,查询一个视频的出处、来源的工作量要多出几个数量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自然也就无从辨别视频内容是否是移花接木之作 。
即使专业的视频信息生产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 。不追求一时的流量,让不能完全确认真假的视频再“飞”一会儿,才是内容生产者在非常时刻应该做的 。
内容的边界,流量的伦理互联网内容平台很快在坠机事故发生后作出了表态:打击蹭流量的违规账号、清理虚假内容 。
在快手、抖音、微博、微信四个主流内容平台中,行动最快的是抖音 。
投稿|蹭空难热度做内容,“脸都不要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抖音安全中心 公众号
3月21日18:34,“抖音安全中心”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公告,提醒用户“在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内容要遵守真实、客观原则,不借助热点事件蹭热、玩梗,更不要主动挑起、参与网暴相关人员 。”抖音还将运用策略模型+技术手段严加管控,如发现有人企图蹭热点、博眼球、引关注,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禁言甚至封禁帐号处罚 。3月22日,抖音称封禁了22个违规账号 。
其次是快手 。3月21日19:25,“快手违规公告”账号在快手平台上发布了一条长图,提醒用户“发布内容要坚持真实、客观原则”,“希望大家理性发言,等待官方最终结果 。”并鼓励用户“发布真实、有价值的内容,传递温暖正能量 。”3月22日,快手称处理了32个违规账号、处理违规视频2934条 。
紧随其后的是微博 。3月21日19:40,微博官方账号@微博管理员表示,“在巡查中发现,有极个别用户发布幸灾乐祸、调侃灾难等不当言论,对此,站方坚决反对并严肃处置 。”并根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对25个账号视程度采取禁言30天至永久禁言的处罚,并清理违规内容 。
3月22日下午,微博采取了进一步行动,称已经关停处置876个严重违规账号,清理调侃灾难、发布传播不实信息、刷量蹭热度、恶意营销等1482条违规内容 。
此外,“为了在东航事件中保证信息真实透明”,在俄乌冲突期间上线的“展示发博IP归属地功能”也用在了部分涉及东航事件的微博内容上 。
投稿|蹭空难热度做内容,“脸都不要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