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二 )


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文章图片

相对于销量而言,新势力车企的毛利率更值得考究一番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虽然卖的最多,但是赚的却最少,亏损最大 。小鹏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利润率,都是三家最低的 。
投稿|造车新势力,2021请回答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2021年蔚来的毛利率为18.9%,汽车毛利率为20.1%;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1.3%,汽车毛利率为20.6%;小鹏汽车毛利率为12.0%,汽车利润率为10.9% 。当然,小鹏汽车整车毛利率较低也是有原因的,小鹏几款车型的客单价均在20万元区间,相比之下,蔚来和理想核心车型的单价都在30万元以上 。
另一方面,虽然2021年理小蔚的净亏损均有所扩大,但小鹏汽车在交付量创新高的背景下,其净亏损也是最高的,净亏损达到了 48.63 亿元,同比78.0% 。单车净亏损约 5 万元 。
而蔚来虽然增速疲软,在亏损层面却是三家率先开始亏损收缩的 。蔚来财报中显示,2021年度净亏损40.16亿,较上一年度下降24.3% 。而理想汽车净亏损3.21亿元,亏损金额最低,但同比增长了112% 。
从财报数据上看,营收、毛利增长的同时,三家新势力的净亏损却在扩大的原因,是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增长 。
1、研发费用:小鹏排第一,蔚来排第二,理想最为精打细算 。2021年,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92亿元、32.86亿元、41.14亿元,同比分别增84.6%、198.7%、138.4%;而在研发费用率方面,小鹏依然居首,19.6%的研发投入比远高于理想的12.18%和蔚来7.3% 。
通过对财报的梳理光锥智能发现,研发投入一共分为两部分:一是自动驾驶系统,包括道路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的自研、芯片的自研、电池的自研,大大增加了研发成本;二是对于新车型的整车研发,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
2、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2021年三家都相继提高了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 。蔚来68.78亿元居高、理想、小鹏34.92亿元、53.05亿,同比分别增74.9%、212.1%、81.7% 。
基于2021年的整体情况,蔚来、小鹏汽车对2022年一季度销量也做了预计 。蔚来预计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为25000-26000辆,同比增长24.6%至29.6%,收入96.31亿-99.87亿元同比增20.6%至25.1%;小鹏汽车预计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为33500至34000辆,同比增151.1%至154.9%,收入72亿-73亿元,同比增144.0%-147.4%;理想汽车由于财报公布较早,未给出明确的业绩展望 。
虽然从净利率上看,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理想汽车已经出现单季盈利的情况,蔚来也提到预计在2024实现盈利 。
在2021年,三家的长短板也逐渐显现:蔚来利润高但增长陷颓势、小鹏产品多卖的多但利薄价低,理想财务表现稳健但缺乏新增长点 。
交付难题与自动驾驶机遇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理小蔚当下正在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能否通过量产和扩大销量来降低单车的制造成本,是接下来扭亏为盈的关键点 。
而这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
首先是交付上遇难题,交付周期被不断拉长 。尽管小鹏交付量一路飙高,仍然因为延期交付被不少车主投诉 。而交付难题其实就是供应链的难题 。
当前理小蔚的交付能力均因零部件供应受限 。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曾对媒体表示,“今年交付目标我说了不算,供应链说了算,产多少交多少 。”何小鹏也曾表示,2021年交付出现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消费者订单中有很多是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但由于供应商提供的产能有限,磷酸铁锂占了很小的比例;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在电话会议上也表示要找更多合适的供应商,以提高生产灵活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