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盲盒一年赚10亿,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泡泡玛特的账?( 二 )
去年 , 泡泡玛特旗下的DIMOO、SKULLPANDA等大热IP的新品均涨价至69元 。娃娃装侵蚀系列单盒涨价到79元 , 魔力卡卡系列单盒价格高达到89元 。
文章图片
尽管对产品进行了涨价 , 但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却有所下滑 , 从2020年的63.42%下降至61.43% 。
对此 , 泡泡玛特解释 , 毛利率下降是因为其提高产品的工艺质量 , 以及2021年原材料成本上涨 。
在财报业绩会上 , 泡泡玛特表示 , 去年原材料上涨了15% , 工厂人工上涨了10% 。不过 , 公司与工厂也进行了沟通 , 目标是把毛利率控制在61%-63% 。
在一些消费者看来 , 涨价与品质之间关联不大 。赵琳告诉《豹变》 , 她之前买了个DIMOO情书信使 , 脸部和车子都有很大的磨花瑕疵 , 之后找客服反映 , 被告知没有备品 , 一直拖着不发货 , 最后投诉到12315 , 才拿到退款 。
事实上 , 自盲盒经济兴起以来 , 泡泡玛特一直被品控、售后等问题困扰 。截至2022年3月31日 ,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泡泡玛特的投诉超过8000条 , 问题主要集中在品控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 。
此外 , 黄牛对市场的扰乱也让消费者不满 。另一位消费者向《豹变》反映:“如果出了新品 , 第一时间拿到的都是黄牛 , 他们会挂某平台高价倒卖 。二手市场价格下跌的很厉害 , 原价59元、69元的盲盒 , 出了大热款几个月后通通二三十元 , 让人感觉通过正价直接买盲盒简直是冤大头 。”
老用户的退坑 , 在复购率上同样有所体现 。根据财报 , 泡泡玛特2021年会员复购率由2019年的58% , 降至2021年的56.5% 。
下一个MOLLY在哪? 泡泡玛特CEO王宁曾多次强调:“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 , 其本质上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 。”
从2021年开始 , 泡泡玛特在财报中就不再将盲盒的收益单独列出 , 可以看出泡泡玛特想逐渐摘掉“盲盒”的标签 。
过度依赖某一单一业务 , 不是一个健康的经营形态 。同样 , 过度依赖某一IP也是危险的 。
此前 , 热门IP Molly贡献了泡泡玛特的大部分收入 。2017年与2018年,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和62.9% 。
在招股书中 , 泡泡玛特也曾表示:“Molly对我们的销售表现至关重要 。无法保证我们可以开发或物色可以与其比较的IP作为替代品 , 或新IP玩具的销量足以弥补Molly潮流玩具产品销量的减少 。”
为了改变Molly“一枝独秀”的情况 , 泡泡玛特开始大力发展其他IP , 朝着IP多元化方向努力 。
从最新财报来看 , 2021年 , 泡泡玛特自有IP收入约25.87亿元 , 收入占比由2020年的近四成提升到2021年的近六成 。
其中Molly与Dimoo在总收入的占比变化不大 , 2020年推出的SKULLPANDA则大幅上涨 , 收入占比从1.6%增长至13.3% 。多元化战略效果已初见成效 。
独家IP收入小幅增长8.2%至7.7亿元 , 主要由The Monsters贡献 。另一独家IP Pucky表现不佳 , 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1.9%下滑至4.1% , 导致独家IP在总收入的占比下降了十个百分点 。
推荐阅读
- 投稿|阿里会放弃飞猪吗?
- 投稿|利润率不敌美的、小米,海尔智家突围得靠海外和智能?
- 投稿|柯南还没长大,观众已经老了
- 投稿|涨价潮下半场,车企开启能源争夺战
- 投稿|新茶饮“降价内卷”的尽头,是供应链?
- 投稿|罗永浩的彼岸不是AR
- 投稿|我花50w,成全了瑞幸和星巴克的“博弈”
- 投稿|直播打赏遇阻,虎牙斗鱼添堵
- 投稿|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 投稿|被身材焦虑支配的年轻人,也捧不热轻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