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IMAX难念中国特色经( 四 )


 杜比进驻中国的第一步便已开始分食IMAX的资源 。 2016年,杜比影院宣布进入中国,首个合作方便直击IMAX“老朋友”万达 。更是让万达放话五年内将与杜比实验室在中国推出100个杜比影院 。此前在海外已名声大噪,在中国市场上又直接“攀上高枝”,杜比已成了“全景声”的代名词 。 
或许IMAX考虑到和杜比在银幕上“水火不容”,即便杜比在音频系统领域拥有出色的成绩,IMAX在2018年入侵家庭影院时,还是选择了杜比的“老对手”DTS,合作推出了家庭影音娱乐授权及认证项目IMAX Enhanced,这曾被看作是为了应对来自杜比的威胁 。  
这也是为了迎战杜比的场景攻势,虽然对手早已先行 。 
早在十几年前,Netflix已经开始运用杜比的高清音频技术 。在2014年,身体还没探进中国的杜比已先伸出了手——和爱奇艺合作 。四个月前,IMAX也选择和流媒体合作,IMAX Enhanced登陆腾讯视频和爱奇艺 。 
为了设置壁垒,在该项目中,若音频设备要获得该项目认证,功放或者回音壁需要支持DTS核心解码,并设置有专门的IMAX模式 。
 尽管并不强硬要求播放IMAX Enhanced专属片源内容,但DTS母公司Xperi中国区技术总监冯云骅曾透露,“播放非IMAX Enhanced的资源大部分情况下效果应当变得更好,但也不排除大瑕疵的可能性” 。 
相比IMAX,杜比凭借垂直技术的角色,在场景中先行一步,营收中来自影院和片方收入也占比较低 。而IMAX中国的收入构成较为单一,主要来自影院和片方分成,这意味着无论是片源质量还是传统电影院行业的变动,对IMAX中国来讲都有着极高的不确定性 。
 除了重视场景战之外,哪怕制作技术已建立起护城河的IMAX,也依旧无法在影院放映终端的技术战中躺平 。
 在202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国产巨幕中国电影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曾表示,“现在的放映终端还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 。如高格式电影技术,通过4K、3D、高亮度、 高帧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技术融合 。” 
【投稿|IMAX难念中国特色经】由此可见,在IMAX面临盈利天花板时,放映终端的战鼓才刚刚敲响 。 巨幕争夺战,野心四溢 。若想真正在中国巨幕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放映终端的场景战必须要打得漂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