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临终关怀医师讲述:9岁癌症女童,冷静安排后事,在安宁中辞世( 二 )


这次成功的尝试 , 给予了我新的价值感 , 更坚定了我走出舒适圈、开展原创性科研的决心 。
医生|临终关怀医师讲述:9岁癌症女童,冷静安排后事,在安宁中辞世
文章图片


这 10 年里 , 我和朴先生几乎没有联系 。直到去年冬天 , 我突然在微信上收到?条视频 , 是一个胖子蹦极的画面 , 他从高台一跃而下 , 下面是广阔的大海 。我正纳闷这是谁 , 就收到了朴先生的语音 。
原来 , 当年瘦得皮包骨头的他 , 回老家后和妻子开了个朝鲜风味的餐馆 , 生意不错 , 每天剩下的外卖全进了他的肚子 , 很快便发福了 。他们还有了?个健康、可爱的?? , ?家三口?常幸福 。
时隔多年 , 他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其实当年来看病时 , 他已经做好了跳楼的准备 。因为治疗白血病已经给他的家庭造成了很重的经济负担 , 他不希望成为盲人 , 再拖累新婚妻子一辈子 。
我的?次勇敢尝试 , 将?个「跳楼」的? , 变成了「跳海」的? 。
这让我意识到 , 坚持科研的初心带来的快乐 , 有时是延迟的 。10 年前的我并不知道 , 当时的选择 , 会给朴先生的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反转 , 但时间给了我们答案 。
坚持初心带来的价值 , 也是可以传播的 。这项检测技术已经在全国医院普及 , 而且还写进了医学院研究生的教材里 , 让更多患者免遭失明厄运;而朴先生也把他现在的幸福生活录制成了视频 , 这段视频在不少高校的巡讲中都播放过 , 帮助很多和我当年一样年轻的医学生们 , 坚定了从医的信心 。
「之前在乡镇工作时 , 我也很希望有人来指点自己」
口述档案
姓名:李家福
执业时间:38 年
职业: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产科主任 , 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纪录片《生门》主角之一
患者信息:37 岁的高龄孕妇 , 来自农村 , 家境贫困 , 怀孕 37 周时被诊断出围产性心肌病 , 曾在县级医院遭遇误诊 , 贻误了治疗时机
我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医生 。1983 - 1988 年 , 我在咸宁一个偏远山区的乡镇卫生院工作 。那时候重症病人都不往县里转 , 一是交通不便 , 二是没有那么多钱 。乡镇的医生说没办法 , 家属往往就认了 。
后来我进了省城的医院 , 遇到农村来的病人 , 都会对他们很友好 。我知道 , 他们来省城看个病不容易 , 本来就没什么钱 , 有的还很胆怯 , 担心自己讲不清楚 , 被医生吼一顿 。
另一方面 , 基层的医生来这里进修 , 我也很用心 , 几乎都是亲自带教 。因为之前在乡镇工作时 , 我也很希望有人来指点自己 。
我常常会给他们讲这样一个病人的故事:
10 年前的一个周末 , 科室的年轻医生给我打电话 , 说来了一个 37 岁的患者 , 怀孕 37 周 , 感觉快要不行了 。
她是农村人 , 一周以前去县里的妇幼保健院看病 , 主诉心慌、胸闷 , 不能平卧 , 持续至少有一两个星期了 。医生给她查了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等等 , 发现肝酶比较高 , 加上病人的肝周也有点疼 , 就觉得是肝脏的问题 , 把她拉到住院部 , 开始针对肝脏进行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