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临终关怀医师讲述:9岁癌症女童,冷静安排后事,在安宁中辞世( 五 )


和陈俊的家属聊过后 , 我才知道他陷进抑郁是因为近期发生的三件事情 , 后来他也亲口证实了 。这三件事情是:老年站的伙伴们嫌弃他变得迟钝 , 腿脚不灵活了 , 不和他一个队参加比赛;老伴担心他摔倒 , 不让他骑自行车外出;他不会使用孩子送他的智能手机 。
这三件事叠加在一起 , 让陈俊「很受伤」 , 感觉自己「没用」 , 失去了价值 , 因此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想法 , 采取了绝食的行为 。
陈俊这位病人之所以给我很深的触动 , 是因为他和其他常见的老年抑郁患者不太一样 —— 他并没有伴随任何躯体疾病 , 也没有遇到重大的生活变故 , 原先身体状况是很好的 。
但是 , 就是因为这种在别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 短短三个月 , 使他得了抑郁症 , 甚至发展到尝试自杀的地步 。
这引起我的深思 。其实目前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是很不够的 。比如说 , 近些年来儿童的抑郁症也呈高发趋势 , 但是相比之下 , 儿童得了抑郁症 , 全家人都很关心、紧张 , 老年人得抑郁症 , 却很少被家人及时注意到 , 一旦察觉到了 , 状况往往就比较严重 , 所以子女们也要主动学习一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
而治疗像陈俊这样的病人 , 也总是能提醒我在和老年病人沟通时 , 要更有耐心引导他们倾诉 , 认真倾听并寻找导致他们痛苦的根源 。
陈俊刚开始住院的时候很抗拒 。说自己没病 , 嚷嚷着要回家 。在病房里 , 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沟通 , 给他解释疾病的原理 , 他目前不开心的原因 , 开导他疾病是可以治好的 , 希望他给我一两周的时间 , 先治疗看看 , 如果效果不理想他再出院也不迟 。
最终陈俊同意了 。对我而言 , 这也是病人给我的信任:他们配合治疗 , 而我的目标是尽我所能让他们恢复正常 , 重新回归生活 。这也可以说是我职业成就感的来源 。
住院接受治疗后 , 我能明显感觉到陈俊在一步步好转 。从一开始表情呆滞、一言不发 , 到眼睛里有了神采 , 说话声音渐渐大了起来;从不愿意回答问题 , 再到主动和人交流 , 主动穿病号服 , 配合我们的检查 。
有一次 , 我去查房 , 看到陈俊在和护工讨论窗外的银杏树 , 说银杏树结的果实叫「白果」 。我就装作不知道 , 问他:「那白果和百香果是一回事吗?」他立马来了精神 , 打开话匣子 , 饶有兴致地向我解释 。
其实这也是我希望给病人留下的印象 。让他们知道 , 精神科医生并不像影视作品中那样 , 是古板严肃、态度淡漠的 , 而是温和耐心的 , 平易近人的 。
医生|临终关怀医师讲述:9岁癌症女童,冷静安排后事,在安宁中辞世
文章图片


临床之中 , 接触了像陈俊这样的老年病人后 , 也让我对老年生活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
我现在觉得 ,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 , 人应该要做好迎接老年生活的准备 。老年生活并不总是美好的 , 我们也要去接受一些不好的变化 , 比如随着年龄增长 , 出现躯体疾病 , 遭遇丧亲事件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