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多糖贮积症|罕见病女儿被判“活不过20岁”,倔强母亲努力16年终破魔咒( 二 )


人在绝境中的时候,特别愿意相信奇迹 。
那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人就踏上了去北京的确诊之路 。去的路上,我老在幻想一个场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告诉我们,之前的医生看错了,你们的孩子不是粘多糖症 。
但这样的故事终究没有发生 。我找的是北京协和医院的代谢遗传专家施惠平,她确诊过很多粘多糖宝宝,是行业公认的权威 。她看了之前医院拍的片子,测了甜甜的身高骨骼比例,很快就得出了基本判断:粘多糖贮积症4型 。随后,更详细的检测结果应证了这一判断,甜甜体内的蛋白聚糖降解酶含量只有0.01,而正常人的数值应该在9-20之间 。
又一道晴天霹雳,打在我立足未稳的时候 。
我们在北京停留了一周,除了去首都儿童医院做了二次确诊以外,还去了两个景点,一个是世界公园,一个是天安门 。我记得去世界公园那天,阳光特别灿烂,甜甜玩得特别开心,跑啊跳啊笑啊,可我根本不敢看她,她爸爸给她拍照的时候,我就站得远远的,背过脸去抹眼泪 。我没法接受那么美好的一个小生命,会像花儿一样败落 。
粘多糖贮积症|罕见病女儿被判“活不过20岁”,倔强母亲努力16年终破魔咒
文章图片

回到西安以后,我们也尝试了很多办法 。我们打听到咸阳有一个中医,很擅于调理这一类疾病,就带甜甜定期去做针灸,中药更是一麻袋一麻袋地买 。甜甜很懂事,别的小孩看到这么苦的药,会哭会闹 。但她不会,端起碗咕咚咕咚就喝 。后来因为中药喝多了,她吃不下饭,整天没精打采的,他爷爷出面,才把药给停了 。
到那个时候,我们对粘多糖症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知道它的起因是人体缺少某种酶,无法正常降解代谢粘多糖,粘多糖在骨骼和细胞中堆积,最终导致器官出问题,生命提前终结 。随着对疾病的了解,我们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这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甜甜没有做错什么,是因为我们体内有基因缺陷,才让她遭受了这样的磨难 。
甜甜确诊后不久,她的爷爷奶奶曾经提出过,是不是再要一个孩子,被我拒绝了 。我理解老人是为我们打算,但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我们该怎么面对甜甜呢,说爸爸妈妈可能要放弃你了,就因为你的病治不好吗?我做不到 。
想为女儿骨髓移植,医生说还没到以命相搏的时候
2005年,我决定去北京为甜甜谋求生路 。
我的想法很简单,北京有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和最前沿的信息,离那儿越近,就是离希望越近 。但家里人都表示反对,他们觉得既然这病现在没法治,去哪儿都一样,还不如在家好好陪陪孩子 。这种心态是很多罕见病患者家庭共有的,无力反抗,索性不再反抗 。
可能我比较倔强吧 。下半年我就辞掉了在西安的工作,一个人到了北京 。到北京以后,我的生活被切割成了边界分明的两大块——工作日上班,周末跑医院 。北京几乎所有的医院我都去过,人民医院、积水潭、中日友好、海军总医院、301、302……我当时的目的很明确——骨髓移植,这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唯一能够根治粘多糖症的办法 。
那时,海军总医院有一个很有名的做骨髓移植的专家,叫黄晓军,做过粘多糖患者的骨髓移植手术 。我挂了好久都挂不上他的号,就利用工作之便,假借采访的名义去找他 。他听了我的故事后很感动,不但没有怪我,还主动询问了甜甜的情况 。他告诉我,粘多糖症分7种类型,甜甜的4型,在国际上还没有骨髓移植的成功先例 。
我说,那有没有可能让我们试试,钱的事不用担心,我们卖了房子也能凑上 。黄教授说不行,如果没有先例证明是有效的,医院的伦理委员会通过不了 。而且据他的判断,甜甜在4型病人里的症状偏轻,疾病进程比较慢,还没有到搏命的时候 。虽然骨髓移植这条路被堵死了,但黄教授的话还是让我宽慰了很多 。

推荐阅读